高其位
清朝大臣。汉军镶黄旗人。初隶镶白旗,由笔帖式管佐领。康熙十二年(1673),随顺承郡王勒尔锦征吴三桂,署参领,驻防襄阳、谷城、南漳。二十八年(1689),袭其祖尚义二等轻车都尉。二十九、三十五年,随军征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噶尔丹,以功擢参领,复管佐领。后历任甘肃永昌副将、湖广襄阳总兵、湖广提督等职。六十一年(1722),署两江总督。雍正三年(1725),授文渊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加太子少傅。四年,改宗镶黄旗。以原官致仕。卒,谥文恪。
清朝大臣。汉军镶黄旗人。初隶镶白旗,由笔帖式管佐领。康熙十二年(1673),随顺承郡王勒尔锦征吴三桂,署参领,驻防襄阳、谷城、南漳。二十八年(1689),袭其祖尚义二等轻车都尉。二十九、三十五年,随军征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噶尔丹,以功擢参领,复管佐领。后历任甘肃永昌副将、湖广襄阳总兵、湖广提督等职。六十一年(1722),署两江总督。雍正三年(1725),授文渊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加太子少傅。四年,改宗镶黄旗。以原官致仕。卒,谥文恪。
“藏语音译,意为“掌堂师”、“纠察僧”。藏传佛教大寺院内的执事僧职名。掌管僧众名册,协助※堪布共同管理僧众学业、生活、维持寺规戒律、并处理僧众间的纠纷等事,职权甚重。身着两肩垫的高而宽之佛装,手执一根
地名。藏名察洼冈,又名察洼隆贝。即今西藏科麦县。藏史十一部落之一。北界昌都,东以鄂宜楚河与盐井接,西连波密。元朝分其地之左贡为上察洼隆;扎宜为中察洼隆;闷空为下察洼隆。清初川兵进藏,多取道于此,设有台
明代蒙古右翼土默特部领主。或译宰生,一说又称三温台吉。孛儿只斤氏。※俺答汗孙,※丙兔台吉子。部名威兀慎(畏吾儿沁)。嘉靖三十八年(1559),随祖、父进入西海(今青海),逐走原右翼异姓领主亦不剌部下卜
见“丁鹤年”(15页)。
清代满族女文人。号天然主人。清睿恪亲王如松(?—1770)继室,封福晋。著有《虚舟雅课》初集二集、《乌私存草》、《穗帷泪草》及《宝善堂家训》。
古县名。西汉元狩二年(前121),汉骠骑将军霍去病破匈奴,取匈奴休屠王故地,建武威郡,姑臧为其十属县之一,治今甘肃武威县。东汉为武威郡治所。晋代为凉州治所。十六国时期,前凉建都于此。晋太元十一年(38
清代壮族著名文学家和诗人。字南崧。广西上林人。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家庭薰育,熟读诗文歌赋。乾隆五十四年(1789),赴京应试,举进士,曾任翰林院修撰、御史等职,后因主持赈济北京城南水灾有功,升太仆、
我国海南省部分汉族使用的一种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泰语支,分布于海南省北部一东起南渡江,西迄临高县的新盈港,南以琼山县的遵潭、澄迈县的白莲和儋县的南丰为界,北濒琼州海峡,包括临高全县和儋县、澄迈、
渤海王国官员。仕于大仁秀和大彝震之世,历任政堂省左允、永宁县丞。3次奉命出使日本。唐长庆元年(日本弘仁十二年,821),以政堂省左允赍大仁秀书聘日。十一月抵日,十二月入日京城。次年正月,日天皇报以宴迎
描写柳州壮族生活习俗的律诗。唐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解人,即今山西运城县解州镇人)撰。作于柳州刺史任内。内容描述当地壮族的习俗,提及“异服殊音”,喜包粽子,携带糯米饭上街,穿着鹅毛加树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