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鲜于修礼

鲜于修礼

? —526

北魏末各族大起义首领之一。敕勒(丁零)人。原为北镇五原(治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北)边民。孝昌元年(525)六月,沃野镇匈奴人破六韩拔陵起义受挫后,降魏的20余万六镇义军分散于冀、安、瀛等州就食。二年正月,率北镇流民于定州之左城(今河北唐县西)起义,建元鲁兴。进攻州城(今河北定县),败魏兵。义军势日盛。继与柔玄镇(今内蒙古兴和县西北)义军杜洛周会合,众至10余万。四月大败北魏大都督长孙稚与河间王元琛于滹沱河旁的五鹿(河北大名县东)。同年八,被混入义军的北魏宗室元洪业杀害(一说为葛荣所杀)。葛荣复杀洪业,重举义旗。

猜你喜欢

  • 色尔腾部

    肃北色尔腾地区蒙古族人总称。雍正九年(1731),阿喇布珠尔遗裔自色尔腾地区迁走后,牧地荒芜,无人驻牧。乾隆三十一年(1766),青海北左翼右旗札萨克固山贝子罗卜藏色布腾,因受郭罗充克克地区藏族牧民劫

  • 南宰相府

    见“宰相府”(1949页)。

  • 石炮

    古兵器。为火炮、石雷、手雷之较早者。其制法:凿石令圆,中空以为炮,置土火药于其中,再置引火线以引火。使用时,点燃引火线,以手抛之。每发,辄杀伤数人。北宋皇祐四年(1052),※侬智高起义军围攻广州时曾

  • 观察使

    官名。唐乾元元年(758)改采访处置使置,掌考察州县官吏政绩,后兼理民事。多以节度使兼领,凡不设节度使者即以之为一道的行政长官。至宋代,其职掌并于转运使,或为武官升迁时兼带的虚衔。西夏建国时亦设此职,

  • 慕容详

    ?—397十六国时期后燕国君。鲜卑慕容氏。初封开封公。永康二年(397),国君慕容宝出征,受命留守都城中山(今河北定县)。遭北魏袭击,城中无主,百姓惶惑,被立为主,闭门拒守,击退魏军。继遣军掩击谋叛之

  • 强羌水越来

    参见“岗岗戍来”(1077页)。

  • 柯克色春

    见“家素谋”(1947页)。

  • 特列多崩

    珞巴族崩尼、崩如等部落对阶级(阶层)的称谓之一。珞巴语音译,“特列”意为“富裕”、“富有”,“多崩”意为“最”、“特别”,即“富裕阶级”、“富裕户”。当地民间对划分贫富阶级(户)既无特定标准,又因械斗

  • 山哈

    畲族自称之一。又称“三哈”、“山达”、“山客”。畲族“哈”、“达”为“客”之意。今闽东、浙南畲族地区普遍使用,流传口头,于史无载。他们自认是从外地迁来此地,或从山上迁居平原的客人,故称。一说“三哈”即

  • 都儿鲁斤

    蒙古语音译,又作迭儿列斤、迭儿勒斤、迭儿列勤,意为“一般的”。蒙古的一支,故亦称“迭儿列斤蒙古”。同尼鲁温蒙古同源出于额儿古涅昆捏古思、乞颜两始祖。主要包括兀良哈、弘吉剌及其分支许兀慎、逊都思、伯岳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