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黑谷路

黑谷路

元代驿站名。俗称“辇路”。为大都(今北京)至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4驿路之一。元朝皇帝每年夏初从大都至上都避暑,多走此道。共18站:从大都出发,经大口(今海淀北境)、黄堠店、皂角(约今太平庄)、龙虎台、棒槌店、官山、车坊(今延庆县东)、黑谷(今延庆东北)、色泽岭、程子头、颉家营、沙岭(今沽源县境丰元店附近)、失八儿秃(牛群头站)、郑谷站、泥河儿、双庙儿、六十里店、南坡店,全长750余里。此道大半为山路,崎岖难行,其危险地段经常由驻军维修。

猜你喜欢

  • 农政院

    见“大司农司”(92页)。

  • 布洛陀

    壮语音译,意为“山里的首领”。壮族民间史诗与传说故事。长短不一,一般为11章。流传于广西红水河流域的巴马、东兰、凤山、天峨、南丹、河池、都安、马山和右江流域的百色、田阳、田东、平果等地。描述远古时代的

  • 田思飘

    南北朝时武陵酉溪地区少数民族起义首领。酉溪蛮(槃瓠蛮之后裔,分布在今湘、鄂、川、黔的酉水流域地区)。宋泰始年间(465—471),因不堪官府压迫起兵反。内史王文和征讨之。起义军引敌深入,自后断其粮道。

  • 多罗斯水

    西域古河名。见《旧唐书·回纥传》。同书《突厥传》作多逻斯。《新唐书·苏定方传》作曳咥河。《元朝秘史》作额儿的失河。《圣武亲征录》、《元史·太祖本纪》作也儿的石河。《元史·宪宗本纪》作叶儿的石河,《武宗

  • 木垒

    准噶尔地名。今新疆木垒哈萨克自治县所在地。以地有河流环抱,故名。清初以前,向为准噶尔驻牧地。因为巴里坤西通乌鲁木齐孔道,为兵家必争之地,乾隆十九年(1754),清军拟出兵征伊犁时驻营于此。以地广宜耕牧

  • 弄甥

    明初云南宁州土官。彝族。洪武十四年(1381),明军取云南,改元临安路为府,置官署。十六年(1383),受乡老王庆保荐。十七年。署宁州(治所在今云南华宁县)土知州。同年,赴京朝觐,予诰敕冠带,实授宁州

  • 希迪图噶卜楚

    ?—1638明代藏传佛教(喇嘛教)高僧。内蒙古归化(今呼和浩特市)席力图召活佛。又译作希体图葛布鸠。随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到内蒙古归化传教。熟悉经典,精通蒙、藏、汉三种文字,曾将藏文《般若经》译成蒙文

  • 虐罗虐及

    云南碧江怒族第36代祖。相传有4子,长子拉黑、次子拉欧、三子拉穷、四子拉赊。今碧江八村的怒族为次子拉欧之后代;九村为三子拉穷之后代;七村的部分怒族为四子拉赊的后代。长子拉黑因生下后,啼哭不已,按怒族习

  • 锡尔哈站

    清代驿站名。内蒙古至古北口驿道上的蒙古站。位于英金河支流希尔哈河右岸。在赤峰西南,围场东北,距默尔沟站100里,至阿木沟站60里。

  • 卡特旺草原

    见“卡特万会战”(54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