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琇
【生卒】:?—约787
【介绍】:
唐河南人。代宗初,刘晏掌财利,辟以自佐,有名于时,累迁至容管经略使。德宗建中三年,迁岭南节度使。兴元元年,召为户部侍郎、判度支。贞元元年,兼诸道水陆运使,复判诸道盐铁、榷酒。善理财,国无横敛而军旅济。为韩滉所恶。二年,罢为尚书右丞,其年冬,贬雷州司户。坐私入广州,赐死。
【介绍】:
唐僧。天台人。依国清寺物外法师学止观,妙于讲说。时值僖宗、昭宗之世,天下多故,徒众忽聚忽散,乃隐居天台山中。晚传法于清竦、常操两人而寂。后人尊为天台宗十三祖。
【生卒】:?—约787
【介绍】:
唐河南人。代宗初,刘晏掌财利,辟以自佐,有名于时,累迁至容管经略使。德宗建中三年,迁岭南节度使。兴元元年,召为户部侍郎、判度支。贞元元年,兼诸道水陆运使,复判诸道盐铁、榷酒。善理财,国无横敛而军旅济。为韩滉所恶。二年,罢为尚书右丞,其年冬,贬雷州司户。坐私入广州,赐死。
【介绍】:
唐僧。天台人。依国清寺物外法师学止观,妙于讲说。时值僖宗、昭宗之世,天下多故,徒众忽聚忽散,乃隐居天台山中。晚传法于清竦、常操两人而寂。后人尊为天台宗十三祖。
【生卒】:?—1690【介绍】:明末清初江南歙县人,生于明天启年间。贡生。有《易经补义》、《涛浣亭诗集》。乾隆四十七年,其五世孙生员方国泰于学臣考试时,献出《易经补义》请奖。地方官查出诗集有“悖谬”处
【生卒】:?—1252【介绍】:元人,字公弼,太一道教第四代宗师。世祖在藩府,闻其名,召至和林,赐对称旨,留居宫邸。卒谥中和仁靖真人。(《元史》本传讹作萧辅道)
【生卒】:1476—1547【介绍】:明苏州府吴江人,字行之,号伯川。弘治十五年进士,授行人。正德初,迁南京兵科给事中,进言谏迎佛事及镇守江西中官不法事。迁广东布政司参议。嘉靖中,历官南京工部、刑部尚
【生卒】:365—415【介绍】:十六国时南凉国君。鲜卑族。利鹿孤弟。为人机警有才略。兄死继位。自称凉王。后去年号向后秦姚兴诈降称臣。兴以为凉州刺史,遂进据姑臧,穷兵逞志,据有陇西一方,东晋安帝义熙四
【生卒】:?——1738康熙帝第十七子。历封果郡王、亲王。官管理藩院、工部事、掌户部。深得雍正帝信任。雍正末年曾送达赖喇嘛还西藏,沿途巡阅各省军队;办理苗疆事务;并受遗诏辅政。乾隆初年;总理事务,管刑
字建扶。阳平王新成子,出继洛侯。性刚直,孝文帝赐其名匡。宣武帝宠信高肇,匡造棺欲见帝攻肇。与肇争度制,有司议处其死刑,宣武降其官。明帝时,为御史中尉。弹劾灵太后亲信,与执政元澄不和,被议死刑。免死,削
燕国(治今北京)人。初为刘虞部将。虞被公孙瓒击败,他被鲜于辅等推为乌丸司马,联结乌丸、鲜卑及袁绍抗拒公孙瓒,曾大败瓒部将邹丹。后降曹操,深得信任,以功封侯,官至度辽将军。【介绍】:三国魏燕人。刘虞部属
阿速部人。失刺拔都儿的儿子。至大二年(1309),为宣武将军、右卫阿速亲军都指挥使。泰定二年(1325)为明威将军。【介绍】:元阿速人。失剌拔都儿子。袭父职。武宗至大中,进宣武将军、右卫阿速亲军都指挥
【生卒】:?——1755康熙帝第十四子。历封贝子、恂郡王等。康熙五十七年(1718)为抚远大将军,征讨策妄阿喇布坦。于西路军务多有建树。雍正间先后被降爵、禁锢。乾隆初年获释,封辅国公等。乾隆二十年六月
【介绍】:唐人。代宗广德元年,为邠宁节度使。吐蕃来犯,陷邠州,蕴琦弃城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