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刘祎之

刘祎之

【生卒】:631—687

【介绍】:

唐常州晋陵人,字希美。刘子翼子。少以文辞称,直昭文馆。高宗上元中迁左史、弘文馆直学士,与元万顷等入禁中编书,并参决奏疏,以分宰相权,时谓“北门学士”。仪凤中拜检校中书侍郎。武则天垂拱三年谓太后宜归政,遭告发,问官审讯出示太后敕,祎之曰:“不经凤阁鸾台,何名为敕?”旋赐死。有集。


【生卒】:631-687

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少以文藻知名。上元中,迁左史、弘文馆直学士,参决政事。又与人同撰《列女传》、《乐书》等共千余卷。曾一度坐事放逐。则天临朝,倍受信任,官至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三品。后以私议太后返政,并受人诬告,被赐死。(,参见《新唐书》)


【生卒】:631—687

【介绍】:

唐常州晋陵人,字希美。刘子翼子。少以文辞称,直昭文馆。高宗上元中迁左史、弘文馆直学士,与元万顷等入禁中编书,并参决奏疏,以分宰相权,时谓“北门学士”。仪凤中拜检校中书侍郎。武则天垂拱三年谓太后宜归政,遭告发,问官审讯出示太后敕,祎之曰:“不经凤阁鸾台,何名为敕?”旋赐死。有集。


【生卒】:631-687

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少以文藻知名。上元中,迁左史、弘文馆直学士,参决政事。又与人同撰《列女传》、《乐书》等共千余卷。曾一度坐事放逐。则天临朝,倍受信任,官至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三品。后以私议太后返政,并受人诬告,被赐死。(,参见《新唐书》)


【生卒】:631—687

【介绍】:

唐常州晋陵人,字希美。刘子翼子。少以文辞称,直昭文馆。高宗上元中迁左史、弘文馆直学士,与元万顷等入禁中编书,并参决奏疏,以分宰相权,时谓“北门学士”。仪凤中拜检校中书侍郎。武则天垂拱三年谓太后宜归政,遭告发,问官审讯出示太后敕,祎之曰:“不经凤阁鸾台,何名为敕?”旋赐死。有集。


猜你喜欢

  • 田况

    【生卒】:1005—1063【介绍】:宋信都人,徙居开封,字元均。仁宗天圣间进士。再举贤良方正科。夏竦经略陕西,辟为判官,言治边十四事。历右正言、知制诰。保州之役,以知成德军督诸将攻,坑杀降卒数百人。

  • 查昇

    【生卒】:1662—1707【介绍】:清浙江海宁人,字仲韦,一字汉中,号声山。康熙二十七年进士,授编修,入直南书房,累官至少詹事。负诗文盛名,尤工书法。有《淡远堂集》。

  • 程善庆

    【介绍】:清江苏铜山人,号桐园。廪生。书法学颜真卿,一郡碑石,皆出其手。尤长于画兰。

  • 韩冠卿

    【介绍】:宋相州安阳人,字贯道。韩琦五世孙。从学于刘清之,清之以一“实”字教之。尝知饶州。

  • 杜濬

    【介绍】:宋台州黄岩人,字则卿。杜範子。官司直,尝廷对直言时事。出知汀州,罢诸邑月解粮数十万,又代输版户积逋,人赞其不愧家风。

  • 梁惠王

    【介绍】:见魏惠王。

  • 郑庆云

    【生卒】:1492—1538【介绍】:明福建南平人,字舜祥,号剑溪。正德九年进士。授知潜山县,改南昌,施政不惧权贵。擢南京礼科给事中。以议大礼,不纳,引疾归。

  • 邵晋之

    【介绍】:清浙江仁和人,字叙阶,号檀波。乾隆二十一年举人。有《大易近取录》。

  • 陆子隆

    【生卒】:524—570【介绍】:南朝陈吴郡吴人,字兴世。起家梁东宫直后。随张彪镇会稽。梁末,陈蒨(陈文帝)讨彪,彪将多降,子隆力战败绩,陈蒨义之,表为中兵参军。入陈,文帝嗣位,累迁庐陵太守。次第讨平

  • 苏恭让

    玉田(今属河北)人。被推举为“聪明正直”。授任汉阳知府,为官严明而不苛刻,民有重役,则到上官处反复请求减轻。汉阳人言好郡守,则首称恭让。【介绍】:明顺天府玉田人。洪武时举“聪明正直”,任汉阳知府。为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