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崔遵度

崔遵度

【生卒】:954—1020

【介绍】:

宋江陵人,徙淄川,字坚白。纯介好学。太宗太平兴国八年进士。端拱初擢著作佐郎。淳化中以荐迁殿中丞,出知忠州,坐为李顺破城贬。真宗景德初,召试舍人院,改太常丞、直史馆,为国史编修官。大中祥符中命为左司谏。九年,仁宗开府,命为王友,府中文翰皆其所作。国史成,拜吏部员外郎,改礼部郎中,又加吏部兼左谕德。未几,命使契丹,判司农寺。性寡合,喜读《易》。与物无竞,淳淡清素。掌右史十余岁,立殿墀上,常退匿楹间。善鼓琴。有《琴笺》及文集。


【生卒】:954——1020

字坚白,祖籍江陵(今属湖北)人。徙居淄州淄川。太平兴国进士,累官著作佐郎。淳化中,知忠州,李顺遣部将张余攻城,坐失城贬为崇阳令,移鹿邑。后为编修官,与路振同修《两朝国史》。大中祥符初,同修起居注。书成,拜吏部员外郎。官至判司农寺。善鼓琴,深得其妙,著《琴笺》及文集二十卷。卒,赠工部侍郎。


【生卒】:954—1020

【介绍】:

宋江陵人,徙淄川,字坚白。纯介好学。太宗太平兴国八年进士。端拱初擢著作佐郎。淳化中以荐迁殿中丞,出知忠州,坐为李顺破城贬。真宗景德初,召试舍人院,改太常丞、直史馆,为国史编修官。大中祥符中命为左司谏。九年,仁宗开府,命为王友,府中文翰皆其所作。国史成,拜吏部员外郎,改礼部郎中,又加吏部兼左谕德。未几,命使契丹,判司农寺。性寡合,喜读《易》。与物无竞,淳淡清素。掌右史十余岁,立殿墀上,常退匿楹间。善鼓琴。有《琴笺》及文集。


【生卒】:954——1020

字坚白,祖籍江陵(今属湖北)人。徙居淄州淄川。太平兴国进士,累官著作佐郎。淳化中,知忠州,李顺遣部将张余攻城,坐失城贬为崇阳令,移鹿邑。后为编修官,与路振同修《两朝国史》。大中祥符初,同修起居注。书成,拜吏部员外郎。官至判司农寺。善鼓琴,深得其妙,著《琴笺》及文集二十卷。卒,赠工部侍郎。


【生卒】:954—1020

【介绍】:

宋江陵人,徙淄川,字坚白。纯介好学。太宗太平兴国八年进士。端拱初擢著作佐郎。淳化中以荐迁殿中丞,出知忠州,坐为李顺破城贬。真宗景德初,召试舍人院,改太常丞、直史馆,为国史编修官。大中祥符中命为左司谏。九年,仁宗开府,命为王友,府中文翰皆其所作。国史成,拜吏部员外郎,改礼部郎中,又加吏部兼左谕德。未几,命使契丹,判司农寺。性寡合,喜读《易》。与物无竞,淳淡清素。掌右史十余岁,立殿墀上,常退匿楹间。善鼓琴。有《琴笺》及文集。


猜你喜欢

  • 黄文英

    【生卒】:1839——1864广西博白人。幼丧父母。初随堂兄黄文金参加金田起义。先后被授艭天福、艭天安,封为昭王。同治三年(1864),守安徽广德、浙江湖州。后迎幼天王入湖州,又护送至广德。不久,同黄

  • 马世龙

    【介绍】:明陕西宁夏人,字苍元。由世职举武会试,历宣府游击。天启二年擢永平副总兵。孙承宗奇其才,授署都督佥事,为山海总兵。并为筑坛拜大将,军马钱谷尽属之。世龙感承宗知己,与之定计守关外各城。后以误信降

  • 杨廉

    【生卒】:1452—1525【介绍】:明江西丰城人,字方震,号畏轩。成化二十三年进士。授庶吉士,弘治三年授南京户科给事中。五年以灾异上疏言六事,请召用言事迁谪官,治两浙、三吴水患,停额外织造。正德间为

  • 钱宁

    【介绍】:清江苏常熟人,字厚裕。与马元驭、杨晋为友,画花卉无俗笔。

  • 姜瑢

    云南嶍峨(今峨山彝族自治县)人。侍奉其父,有孝行。家贫,折薪治圃为生。世称其圃为“孝子圃”。

  • 别儿怯不花

    【生卒】:?—1350【介绍】:亦译别里怯不花。元蒙古燕只吉解氏,字大用。世为八番宣抚司长。初入国子学为诸生。仁宗召入宿卫,英宗授八番宣抚司达鲁花赤。顺帝至正初,拜江浙行省左丞相,途中闻杭城大火,到任

  • 垣憘伯

    【介绍】:南朝齐下邳人。垣闳子。齐武帝以为直阁将军,与王文和俱任,颇以地势相陵,文和衔之。后出为巴西、梓潼二郡太守,时文和为益州刺史,遂为文和所害。

  • 刘义康

    【生卒】:409—451【介绍】:南朝宋宗室。彭城人,小字车子。武帝子。初封彭城王。文帝元嘉时征为侍中、司徒,与王弘共辅政。及王弘死,专总朝权,势倾天下。义康素无术学,后改授江州刺史。以范晔谋迎立事,

  • 伊辟

    【生卒】:1623—1681【介绍】:清山东新城人,字卢源,别字翕庵。顺治十二年进士,官御史,巡按山西。康熙间累擢云南巡抚,时吴世璠未平,伊辟赞理军务,督筹粮饷,以劳卒官。有《按晋奏议》。

  • 田游岩

    京兆三原(今陕西富平西南)人。初补太学生,罢免后携家人游历二十余年,入箕山,就许由庙东筑室居住,自称“许由东邻”。调露中应召赴京,授崇文馆学士。官至太子洗马。垂拱初坐事特遣归山。(,参见《新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