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565—633【介绍】:唐僧。中天竺人,刹利王种,姓刹利帝氏。通内外学。高袒武德中至京,敕住兴善寺。与慧乘、玄謩等译有《宝星经》及《般若灯大庄严论》等。卒于胜光寺。
【生卒】:?-926原名宗衍,后去“宗”,字化源,五代前蜀国主王建幼子。以母宠得立为太子,公元918年继父位称帝。在位期间,委政于大臣及宦官,耽于酒色,屡兴土木。后唐同光年间郭崇韬伐蜀,兵败后出降,前
字子礼,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晋大司马陶侃后裔。第进士,为广州录事参军。崇宁初,为讲议司检讨官,迁陕西转运副使,徙知延安府,招降羌有功,加集贤殿修撰。进筑石堡等四城,夺西夏窖粟甚多,连擢龙图阁直学
【生卒】:?—1643【介绍】:明江西德化人,字彦清。天启五年进士。崇祯中历兵部职方郎中,出阅蓟辽军务,尽晓边塞形势、战守机宜。十一年冬,以清兵入内地,擢密云巡抚,至即发监视中官邓希诏奸谋,帝遣中官孙
字赞宸。江苏江都(今扬州)人。巡抚唐绥祖之孙。荫生。历任宿虹、铜沛、襄河、外河同知,河南南汝光,山东运河道。一生政绩以治河为著。乾隆中,先后参与治理黄、淮、运河,推行放淤平险之法,开兰阳引河、仪封十六
【介绍】:西晋江阳人,字世明。察孝廉,为平西参军。避乱入牂牁,宁州刺史王逊表为江阳太守。李雄将李恭来攻,馥兵败,执送李雄,不屈,雄义而释之。数年卒。
【生卒】:1669—1721【介绍】:清汉军镶黄旗人。施琅子。康熙二十二年,从琅下台湾,委署守备。历济南城守参将、定海总兵、广东提督、福建水师提督。六十年,率兵参与镇压台湾朱一贵部,以疾卒于军,赠太子
【生卒】:535—606【介绍】:隋僧。吴郡人,俗姓吴。性矜庄,善机会,能草隶,工文章。从兴皇朗公学,通四论大品,雄冠一时。历讲于金陵、浙东,从者颇众。炀帝初镇扬越,甚钦重之。文帝开皇十九年,入京住日
【生卒】:?—1756【介绍】:清汉军正白旗人。初任佐领。顺治末,升至山西巡抚。康熙间吴三桂反,疏请发兵备袁州、吉安。任江西总督,平定江西各县。进兵湖南、贵州,调任湖广总督。
思晦之子。至正十五年(1355)为陕西行台侍御史,又升国子祭酒、山东肃政廉访使。不赴。(,参见《明史》)【生卒】:1316—1370【介绍】:元明间曲阜人,字璟夫。孔子五十五代孙,孔思晦子。元顺帝元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