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人物>明太祖

明太祖

【生卒】:1328—1398

【介绍】:

即朱元璋。明朝开国皇帝。濠州钟离人。初名重八、兴宗,字国瑞。幼年穷苦,十七岁入皇觉寺为僧,旋即出外化缘乞食。元顺帝至正十二年,投郭子兴部红巾军,自亲兵升九夫长,娶子兴养女马氏为妻,号“朱公子”,始改名取字。次年,擢为镇抚。十五年,子兴死,子郭天叙受宋龙凤政权任为都元帅,以元璋为左副元帅。同年,渡江攻集庆。天叙阵亡,元璋独任元帅府事。十六年,克集庆,改称应天府,遂称吴国公。此后,东与张士诚争江浙,西与陈友谅争长江中游地区。宋小明王龙凤九年(元至正二十三年),攻杀陈友谅。次年,称吴王。龙凤十二年,围张士诚于苏州。次年,始称吴元年,破苏州,俘杀张士诚;继之,出兵北伐。又次年,即皇帝位,国号明,年号洪武。同年,克大都,灭元。陆续攻克南北各地,屡次出塞攻击北元。洪武十三年,以“谋反”罪杀丞相胡惟庸,罢中书省,废除丞相制度。在位时严惩贪污,以操之过急,不免冤滥。屡兴大狱,胡惟庸、蓝玉两案,前后株连死者数万人。开国功臣多非善终,文人学士以文字取杀身之祸者亦有多人。定八股取士之制。严禁百姓私往海外贸易,禁用白银交易。


【生卒】:1328——1398

即朱元璋。字国瑞,谥高皇帝。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人。元至正四年(1344),大饥疫,父母兄死。贫,入皇觉寺为僧。1352年,入郭子兴军,屡立战功。韩林儿称帝时为副元帅。1356年攻下集庆,称吴国公。击败陈友谅后,称吴王。随后削平张士诚方国珍割据势力。旋挥师北伐,大破元军。1368年称帝,建都南京,国号明,年号洪武。同年攻克大都(今北京),推翻元朝统治。统一全国后,普查人口,丈量土地,均平赋役;兴修水利,推行屯田,减轻对工匠的奴役;抑制豪强贪吏,制定《大明律》,废宰相职,加强皇权。史称其“武定祸乱,文致太平”。(一,)


【生卒】:1328—1398

【介绍】:

即朱元璋。明朝开国皇帝。濠州钟离人。初名重八、兴宗,字国瑞。幼年穷苦,十七岁入皇觉寺为僧,旋即出外化缘乞食。元顺帝至正十二年,投郭子兴部红巾军,自亲兵升九夫长,娶子兴养女马氏为妻,号“朱公子”,始改名取字。次年,擢为镇抚。十五年,子兴死,子郭天叙受宋龙凤政权任为都元帅,以元璋为左副元帅。同年,渡江攻集庆。天叙阵亡,元璋独任元帅府事。十六年,克集庆,改称应天府,遂称吴国公。此后,东与张士诚争江浙,西与陈友谅争长江中游地区。宋小明王龙凤九年(元至正二十三年),攻杀陈友谅。次年,称吴王。龙凤十二年,围张士诚于苏州。次年,始称吴元年,破苏州,俘杀张士诚;继之,出兵北伐。又次年,即皇帝位,国号明,年号洪武。同年,克大都,灭元。陆续攻克南北各地,屡次出塞攻击北元。洪武十三年,以“谋反”罪杀丞相胡惟庸,罢中书省,废除丞相制度。在位时严惩贪污,以操之过急,不免冤滥。屡兴大狱,胡惟庸、蓝玉两案,前后株连死者数万人。开国功臣多非善终,文人学士以文字取杀身之祸者亦有多人。定八股取士之制。严禁百姓私往海外贸易,禁用白银交易。


【生卒】:1328——1398

即朱元璋。字国瑞,谥高皇帝。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人。元至正四年(1344),大饥疫,父母兄死。贫,入皇觉寺为僧。1352年,入郭子兴军,屡立战功。韩林儿称帝时为副元帅。1356年攻下集庆,称吴国公。击败陈友谅后,称吴王。随后削平张士诚方国珍割据势力。旋挥师北伐,大破元军。1368年称帝,建都南京,国号明,年号洪武。同年攻克大都(今北京),推翻元朝统治。统一全国后,普查人口,丈量土地,均平赋役;兴修水利,推行屯田,减轻对工匠的奴役;抑制豪强贪吏,制定《大明律》,废宰相职,加强皇权。史称其“武定祸乱,文致太平”。(一,)


【生卒】:1328—1398

【介绍】:

即朱元璋。明朝开国皇帝。濠州钟离人。初名重八、兴宗,字国瑞。幼年穷苦,十七岁入皇觉寺为僧,旋即出外化缘乞食。元顺帝至正十二年,投郭子兴部红巾军,自亲兵升九夫长,娶子兴养女马氏为妻,号“朱公子”,始改名取字。次年,擢为镇抚。十五年,子兴死,子郭天叙受宋龙凤政权任为都元帅,以元璋为左副元帅。同年,渡江攻集庆。天叙阵亡,元璋独任元帅府事。十六年,克集庆,改称应天府,遂称吴国公。此后,东与张士诚争江浙,西与陈友谅争长江中游地区。宋小明王龙凤九年(元至正二十三年),攻杀陈友谅。次年,称吴王。龙凤十二年,围张士诚于苏州。次年,始称吴元年,破苏州,俘杀张士诚;继之,出兵北伐。又次年,即皇帝位,国号明,年号洪武。同年,克大都,灭元。陆续攻克南北各地,屡次出塞攻击北元。洪武十三年,以“谋反”罪杀丞相胡惟庸,罢中书省,废除丞相制度。在位时严惩贪污,以操之过急,不免冤滥。屡兴大狱,胡惟庸、蓝玉两案,前后株连死者数万人。开国功臣多非善终,文人学士以文字取杀身之祸者亦有多人。定八股取士之制。严禁百姓私往海外贸易,禁用白银交易。


猜你喜欢

  • 宗杞

    大都(治今北京)人。十九岁时,父卒,因哀气伤心,成疾。伏卧床榻,仍哭不止。后去世。【介绍】:元大都人。年十九,父卒,哀伤成疾,自度不起,嘱妻杨氏善事继母,遂卒。

  • 文炬

    【生卒】:?—898【介绍】:唐僧。福州人,俗姓黄,字子薰,又字涅槃。初为县狱卒,后弃而为僧。传有异术,出言成谶,时有应验。王审知入闽后,迎住泉州崇福院,赐号慧日禅师。

  • 龚可正

    嘉定(今属上海)人。诸生。负祖母避贼,遇贼,欲杀其祖母。可正请代,皆被杀。

  • 袁洪愈

    【生卒】:1516—1589【介绍】:明苏州府吴县人,字抑之,号裕春。嘉靖二十六年进士。授中书舍人,擢礼科给事中。劾严嵩党羽数人,被出为福建按察佥事,历湖广布政司参政,所在以清节著。严嵩败,召为南京太

  • 段吉先

    【介绍】:宋人。善画山水,晁补之有题其小景三绝。

  • 王顺曾

    【介绍】:清直隶宛平人,字义从,一字青山。居金陵。工诗画篆刻。中年考职得候选州同,待久未铨,尝自作一印曰“何州司马”。

  • 晋平公

    【生卒】:?—前532【介绍】:春秋时晋国国君,名彪。悼公子。立三年,率诸侯军援鲁攻齐,围其都。四年,与诸侯会于督扬,相约大毋侵小。厚赋敛,不恤民力,喜淫乐。政归赵、韩、魏三家。在位二十六年。

  • 王神念

    南朝梁人,祖籍太原祁县(今属山西)。少好儒学,尤通佛典。初仕魏至颍川太守、举郡降梁,封南城县侯,历安成、武阳、宣城内史,所至皆有政绩,迁青、冀二州刺史。在州禁止淫祠,革除弊俗。官至右卫将军卒,谥壮。(

  • 左光斗

    【生卒】:1575——1625字遗直,桐城(今属安徽)人。万历三十五年(1607)进士。授中书舍人。升御史。巡视北京中城,捕治吏部强横恶吏,辇下震悚。出理屯田,大兴水利,北人始知种稻。光宗死,李选侍据

  • 宋体道妻郭氏

    长治(今属山西)人。崇祯十五年,任国琦作乱,呼跪,郭氏至死不屈,被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