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人物>明宣宗

明宣宗

【生卒】:1398—1435

【介绍】:

即朱瞻基。明朝皇帝。仁宗子。洪熙元年,仁宗死后嗣位。次年,改元宣德。元年,汉王高煦(宣宗叔)反,帝从杨荣言,率师亲征,平定叛乱。在位时,三杨(士奇、荣、溥)在位,阁臣始以“票拟”提出处理政事之意见,职权遂与宰相无异。选郎中况钟等为知府,并专设巡抚,用于谦、周忱等任职。屡下减少官田租额之诏,然户部常不执行。定会试分南北卷取士之法,增加北方举子中式机会。洪熙、宣德时,明朝建国已达六十余年,经济逐渐恢复,政治亦较清明,有“仁宣之治”之称。然继续实行十三布政使司皆设镇守中官之制,又设内书堂,教宦官读书,对宦官擅权起有推波助澜之作用。宣德十年正月病死。


【生卒】:1399——1435

即朱瞻基。谥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文昭武宽仁纯孝章皇帝。仁宗长子。英气满面,智识过人。永乐九年(1411)立为皇太孙。从此成祖巡幸征讨皆随从。仁宗为太子时,失爱于成祖。其危而复安,多赖他之力。仁宗即位,立为皇太子。仁宗崩,即皇帝位。年号宣德。为政平允,社会安定,法纪严明。百姓乐业,国库充余。明朝至此历六十年,民气渐舒,有治平之象。


【生卒】:1398—1435

【介绍】:

即朱瞻基。明朝皇帝。仁宗子。洪熙元年,仁宗死后嗣位。次年,改元宣德。元年,汉王高煦(宣宗叔)反,帝从杨荣言,率师亲征,平定叛乱。在位时,三杨(士奇、荣、溥)在位,阁臣始以“票拟”提出处理政事之意见,职权遂与宰相无异。选郎中况钟等为知府,并专设巡抚,用于谦、周忱等任职。屡下减少官田租额之诏,然户部常不执行。定会试分南北卷取士之法,增加北方举子中式机会。洪熙、宣德时,明朝建国已达六十余年,经济逐渐恢复,政治亦较清明,有“仁宣之治”之称。然继续实行十三布政使司皆设镇守中官之制,又设内书堂,教宦官读书,对宦官擅权起有推波助澜之作用。宣德十年正月病死。


猜你喜欢

  • 黄万户

    【介绍】:五代时人。少为高唐观道士,学六丁法于道士张君。传常投一铁鞭疗疾,又能投符化铁而食。其它术皆类此。后蜀孟知祥尝召见之。

  • 秦宗权

    【生卒】:?-889许州(今河南许昌)人。初为郡牙将,广明年间割据蔡州。中和三年与黄巢交战不利,被迫投降。巢败后,称帝,并设官置府,遣其将四出攻掠,屠残人物,燔烧郡邑。龙纪初被部将申丛执送朱全忠,不久

  • 老子

    姓李,名耳,字聃,又字伯阳。春秋时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曾任周朝守藏室之史(管理藏书的史官)。孔子至周,曾向他问礼。见周朝衰亡,遂退隐。西行出关,应关令尹喜之请,留所著《老子》(《道德

  • 赵希言

    【生卒】:1164—1224【介绍】:宋宗室,字若讷。孝宗淳熙十四年进士。历衢州司户、吉州司理、淮西总所干办,强干有政绩。知仁和县,亲捧土投石,督修塘堤。累迁秘书丞、著作郎、军器少监,皆兼右司,充枢密

  • 长孙师孝

    【介绍】:隋代郡人。长孙平子。性轻狡好利,屡犯法。上以其不才,使出为渤海郡主簿。时属炀帝季年,恣行贪秽,一郡苦之。后为王世充所杀。

  • 王伦

    【生卒】:?—1043【介绍】:北宋人。初为虎翼军兵士。仁宗庆历三年,在沂州率士兵百余人起事,杀巡检使朱进。北上攻密、青两州,后乘虚南下,克泗州,渡淮河,连破楚、真、扬、泰四州及高邮军,直达和州,自置

  • 田胜

    【生卒】:?—前130【介绍】:西汉冯翊长陵人。景帝王皇后同母弟。武帝即位,封周阳侯。性贪。与张汤交而力荐之。

  • 于什门

    【介绍】:北魏代人,名简,以字行。明元帝谒者,使谕北燕冯跋,至和龙,舍外舍不入,欲冯跋出受。跋使人牵逼入之。什门入而不拜。跋令人按其项则抗辞不屈,且辱跋,因被拘留。随身衣裳败坏而终不受跋所赠。历二十四

  • 马钦

    曾仕宋,后降金,为贵德县令。正隆中,因知江南道路,海陵王南伐宋,擢用为右补阙,除国子司业。正隆末,随海陵王南伐。大定二年(1162),以谄媚罢官。【介绍】:金人,幼名韩哥。尝仕江南,故知江南道路。海陵

  • 易良俶

    【生卒】:1777—1847【介绍】:清湖南黔阳人,号屏山。嘉庆十六年进士。任河南卢氏知县,常乘一驴,从一役周巡,劝民农桑,教民广栽南方桐茶树。道光间调孟县,升邓州知州,以亲老归。善诗古文,登门求教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