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人物>李富孙

李富孙

【生卒】:1764——1843

字既汸。浙江嘉兴人。嘉庆拔贡生。先后就学于卢文弨钱大昕王昶孙星衍,肄业于诂经精舍,于经学深有研究。与伯兄李超孙,从弟遇孙有“后三李”之称。著有《易解剩义》三卷,《校异》二卷,《七经异文释》五十卷,《说文辨字正俗》八卷,《汉魏六朝墓铭纂例》四卷,《鹤征录》八卷,《鹤征后录》十二卷,《曝书亭词注》七卷,《梅里志》十六卷,《校经庼文稿》十八卷。


【生卒】:1764—1843

【介绍】:

清浙江嘉兴人,字既汸。嘉庆六年拔贡生。治经学,与伯兄超孙、从弟遇孙有“后三李”之目。尤好读《易》,深斥图谶之说。精通训诂之学。有《易解剩义》、《七经异文释》、《说文辨字正俗》、《鹤征录》、《汉魏六朝墓铭纂例》、《曝书亭词注》、《梅里志》、《校经庼文稿》等。


【生卒】:1764—1843

【介绍】:

清浙江嘉兴人,字既汸。嘉庆六年拔贡生。治经学,与伯兄超孙、从弟遇孙有“后三李”之目。尤好读《易》,深斥图谶之说。精通训诂之学。有《易解剩义》、《七经异文释》、《说文辨字正俗》、《鹤征录》、《汉魏六朝墓铭纂例》、《曝书亭词注》、《梅里志》、《校经庼文稿》等。


【生卒】:1764—1843

【介绍】:

清浙江嘉兴人,字既汸。嘉庆六年拔贡生。治经学,与伯兄超孙、从弟遇孙有“后三李”之目。尤好读《易》,深斥图谶之说。精通训诂之学。有《易解剩义》、《七经异文释》、《说文辨字正俗》、《鹤征录》、《汉魏六朝墓铭纂例》、《曝书亭词注》、《梅里志》、《校经庼文稿》等。


猜你喜欢

  • 希福

    【生卒】:?—1652【介绍】:清满洲正黄旗人,赫舍里氏。通满、汉、蒙文。明万历二十七年,哈达部亡,归努尔哈赤。皇太极崇德间授内弘文院大学士,常出使蒙古各部。顺治间,被诬罢官,世祖亲政后,复原官。卒谥

  • 王正德

    【介绍】:宋人。光宗绍熙时辑前代论文之语,自北齐迄宋,为《馀师录》。

  • 诸葛瞻

    【生卒】:227—263【介绍】:三国蜀琅邪阳都人,字思远。诸葛亮子。夙慧,尚公主,拜骑都尉,累迁侍中。刘禅景耀末,魏将邓艾伐蜀,瞻督军至涪,盘桓不进,致令艾长驱直进。退守绵竹,拒艾劝降,力战死。

  • 芒卯

    【生卒】:?—前282【介绍】:战国时齐国人。或作孟卯。仕于魏,为相,宁危解患,有贤名。

  • 顾锡祉

    【生卒】:1776—1859【介绍】:清江苏昆山人,字竹楼。顾炎武裔孙。善鉴别书法名画,所藏宋元真迹数百种。尝刻炎武《宅京记》以行世。晚年独居来贤堂,烹茶读画以终其身。

  • 常舒

    【生卒】:?——1699皇太极第七子。历封镇国将军、辅国公。康熙十四年(1675)被夺去爵位。康熙三十七年授辅国公品级。次年卒。

  • 叶初春

    【介绍】:明苏州府吴县人,字处元。万历八年进士。除顺德知县,擢礼科给事中。万历二十年,李献可等请使皇长子出阁就学,被黜。初春与昆山张栋、长洲吴元佳,上疏救之,并黜,时称吴中三谏。

  • 李东阳

    【生卒】:1447——1516字宾之,茶陵(今属湖南)人。以戍籍居住北京。帝两次召讲《尚书》大义,合帝意,命入京学。天顺进士。任编修、太子讲官。弘治中,任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与修《宪宗实录》。条摘

  • 开济

    【生卒】:?—1383【介绍】:明河南洛阳人,字来学。元末为察罕帖木儿掌书记。洪武初,举明经,授河南府学训导,后以荐官刑部尚书。凡国家经济事宜,经其筹画,即有条理程式可依,深得太祖信任。然议法巧密,亦

  • 张兴世

    【生卒】:420-478字文德,竟陵(今湖北潜江)人。出身贫寒,初以白衣随王玄谟伐蛮,屡有功,补南中郎参军督护。宋明帝时,平定四方叛乱又有功,官至雍州刺史。顺帝升明二年卒。(,参见《南史》)【生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