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维桢
【生卒】:1547—1626
【介绍】:
明湖广京山人,字本宁。隆庆二年进士。授编修,进修撰,出为陕西参议,迁提学副使,天启初以布政使致仕家居。又召为南京太常卿,不就,以荐为南京礼部右侍郎,进尚书。博闻强记,文章弘肆有才气,海内请求者如市,负重名四十年,其诗文声价腾涌,然多应酬之作,品格不高。有《史通评释》、《黄帝祠额解》及《大泌山房集》。
【生卒】:1547—1626
【介绍】:
明湖广京山人,字本宁。隆庆二年进士。授编修,进修撰,出为陕西参议,迁提学副使,天启初以布政使致仕家居。又召为南京太常卿,不就,以荐为南京礼部右侍郎,进尚书。博闻强记,文章弘肆有才气,海内请求者如市,负重名四十年,其诗文声价腾涌,然多应酬之作,品格不高。有《史通评释》、《黄帝祠额解》及《大泌山房集》。
【介绍】:宋温州永嘉人,初名涛,字子量。吴表臣曾孙。理宗淳祐间进士。监平江府大军仓,秩满不就京官,注青田令归。承家学,笃志穷经。与叶味道、陈埴齐名。
字祖欣,芳长子。任司空谘议参军,屡为行台出使,有政绩。累迁至安南将军,大司农卿。卒。(,参见《北史》)【介绍】:北魏彭城人,字祖欣。刘芳子。自徐州别驾累官安南将军、大司农卿。卒谥简。
【生卒】:?—约1125【介绍】:宋朔宁人。知府孙益奏为掾属,待之异于常僚。益出师,属以后事。益死,金军来攻,不从众人迎降之议,遂遇害。
【生卒】:1032——1085字伯淳,世称明道先生。祖籍中山(今江苏溧水)人,徙居洛阳。举进士,调上元主簿。熙宁初,迁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反对王安石变法。出知扶沟县,坐事责监汝州*酒税。与弟颐皆就
【生卒】:?—1547【介绍】:明宗室。太祖第十一子蜀王朱椿五世孙,正德五年袭封蜀王。贤明喜儒雅,不迩声伎,创义学,修水利。孝宗赐书,赞其忠勤。世宗赐敕嘉奖,署其坊曰忠孝贤良。卒谥成。著有《长春竞辰稿
官河北诸卫指挥使,勇悍负气,喜古代忠义之事。马宣死,伦发愤,合两卫官,帅部南奔,结盟报国。随同李景隆、盛庸作战,皆有功。燕王即帝位,招之,不降,死。京师失陷,建文朝武臣皆降附,从容就义者,惟他一人。
【介绍】: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宾王。生而警敏。万历二十五年举人。著有《回书易经》、《陶瓶集》、《丽崎轩诗文集》、《丽崎轩词》。辑有《古文逸选》等。
【生卒】:920-960字德长,五代南平国王高从诲子,后汉乾祐元年(948)继父位。在位期间继续保持割据荆南的局面,同时向中原王朝称臣,后周显德年间曾出兵助周世宗攻伐南唐。生性庸懦,政事取决于其弟保勖
【生卒】:1720—1772【介绍】:清江苏武进人,字幼安,一字宗磐,号纫庵,又号稼轩。乾隆十年一甲一名进士,授修撰,官至刑部左侍郎。书法苏轼,画得元人笔意,落笔苍润。有《茶山集》。卒谥文敏。
【生卒】:?——1468亦名满四。世袭千户。成化中,因官府到他家催交拖欠赋税,索取太多,遂聚众占据石城反,后被项忠、马文升等设埋伏擒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