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人物>李至

李至

【生卒】:947——1001

字言几,真定(今河北正定)人。幼好学,能文。太平兴国进士,通判鄂州。征太原,督泽、潞刍粮,累迁右补阙、知制诰。太平兴国八年(983),为翰林学士,旋拜参知政事。以目疾累表求解职,授吏部尚书。真宗即位,拜工部尚书,参知政事。上疏极论灵州当弃,安抚西夏。咸平初,再以目疾求解去位,授武胜军节度使。居二年,徙知河南府。后以病求归本镇,诏方降下,卒,赠侍中。性吝啬,刚正严肃,士人罕登其门。


【生卒】:947—1001

【介绍】:

宋真定人,字言幾。七岁而孤,为内臣李知审养子。太宗太平兴国间进士。历通判鄂州,擢著作郎、直史馆,累迁右补阙、知制诰。八年,拜参知政事。雍熙初,谏太宗亲征范阳,以目疾求解机政。命兼秘书监,总秘阁藏书。淳化五年,兼判国子监,总领校雠、刊刻七经疏。真宗即位,拜工部尚书、参知政事,主张弃灵州,安抚西夏。后罢为武胜军节度使,徙知河南府。与李昉以诗相酬,有《二李唱和集》。


【生卒】:947—1001

【介绍】:

宋真定人,字言幾。七岁而孤,为内臣李知审养子。太宗太平兴国间进士。历通判鄂州,擢著作郎、直史馆,累迁右补阙、知制诰。八年,拜参知政事。雍熙初,谏太宗亲征范阳,以目疾求解机政。命兼秘书监,总秘阁藏书。淳化五年,兼判国子监,总领校雠、刊刻七经疏。真宗即位,拜工部尚书、参知政事,主张弃灵州,安抚西夏。后罢为武胜军节度使,徙知河南府。与李昉以诗相酬,有《二李唱和集》。


【生卒】:947—1001

【介绍】:

宋真定人,字言幾。七岁而孤,为内臣李知审养子。太宗太平兴国间进士。历通判鄂州,擢著作郎、直史馆,累迁右补阙、知制诰。八年,拜参知政事。雍熙初,谏太宗亲征范阳,以目疾求解机政。命兼秘书监,总秘阁藏书。淳化五年,兼判国子监,总领校雠、刊刻七经疏。真宗即位,拜工部尚书、参知政事,主张弃灵州,安抚西夏。后罢为武胜军节度使,徙知河南府。与李昉以诗相酬,有《二李唱和集》。


猜你喜欢

  • 杨洞潜

    【介绍】:五代时始兴人,字昭元。幼好经史,有政略。唐末为邕管巡官。后仕南汉。时为刘隐画策,颇为楚人所惧,由是显名。刘嗣立,用其谋,屡战俱捷,以功表为节度副使、御史中丞。累擢兵部侍郎、同平章事。后见政乱

  • 朱光庭

    字公掞,景子。举进士。历知数县。哲宗即位,司马光荐为左正言。光庭首请罢提举常平官及保甲、青苗诸法,又劾新党蔡确、章惇等。改左司员外郎,拜侍御史,擢右谏议大夫、给事中。坐事落职知亳州,徙潞州。邻境大旱,

  • 王心敬

    【生卒】:1656—1738【介绍】:清陕西鄠县人,字尔缉,号丰川。诸生。李颙弟子。雍正、乾隆间屡举不赴。曾主讲江汉书院。治理学,以明、新、止至善为归。有《关学编》、《尚书质疑》、《诗说》、《丰川集》

  • 易宗瀛

    【介绍】:清湖南湘乡人,字公仙,号岛民。易贞言子。乾隆间举博学鸿词科,选浙江曹娥场盐场大使。工诗文。

  • 季孙宿

    【生卒】:?—前535【介绍】:即季武子。春秋鲁国人。季孙行父子。嗣父为大夫。时公室卑而三桓强。鲁原有上下二军,属于公室。有事,三卿更帅,以行征伐。襄公十一年,说叔孙穆子固请作三军,孟孙、叔孙、季孙三

  • 刘崇

    【生卒】:896-955太原(今属山西)人。后汉高祖刘暠弟。后汉时任太原尹,专制一方。后周代汉,他称帝于太原,改名旻,国号汉,史称北汉。在位期间,向契丹称侄,受其册封,并请求派军助攻后周。后周显德元年

  • 黄萧养

    【生卒】:?——1450南海(治今广东广州)人。率众起义。围攻广州。明将董兴前往镇压。,萧养中箭死。【生卒】:?—1450【介绍】:明广东南海人。正统中坐事系狱。十三年,越狱举事。南海、番禺、香山民应

  • 淳于量

    【生卒】:511—582字思明,济北(今山东东阿)人,世居建康。初为梁湘东王国常侍,以平荆、雍州蛮族功,历迁涪陵、新兴、武宁太守。又以随王僧辩讨平侯景功,迁桂州刺史,封谢沐县侯。梁亡,举州归陈,历为南

  • 陈景元

    【介绍】:清汉军镶红旗人,号石闾。作字仿晋人,作诗宗汉魏,务欲自拔于流俗之上。有《石闾诗》。

  • 公刘

    姓姬,名公刘,后稷曾孙。夏末,周族迁居于西北戎狄族地区,他领导周人进行农业生产,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后又率周人迁居于豳,定居农耕,周族由此兴盛。【介绍】:商代人。古代周部族领袖。不窋之孙,鞠之子。相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