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430-464即刘骏。字休龙,小字道民,宋文帝第三子,庙号世祖。初立为武陵王,元嘉末,为江州刺史,刘劭弑宋文帝,与荆州刺史刘义宣、雍州刺史臧质举兵进讨,自即帝位。孝建元年(454年)豫州刺史
字文发,雍子。起家为通直郎。封昌乐王。东魏初,为侍中,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司州牧。卒,谥文献。(21上/558)
【介绍】:东汉会稽山阴人,字叔儒。博通五经,尤善图纬之学。举孝廉,与议郎蔡邕友善。灵帝熹平四年与蔡邕、马日碑、堂溪典等,奏求正定六经文字。迁侍中。灵帝光和元年十月,云其月晦日日必食,果如所言。迁江夏太
【介绍】:清浙江平湖人,字约礼,号野桥。嘉庆十三年举人。后任永康训导。工诗。有《草心亭诗钞》。
字子扬,淮南成德(今安徽长丰)人。汉宗室。东汉末智斩郑宝,肃清本地杂散武装势力。后被孙策击败,投奔曹操。初辟司空仓曹掾,后为主簿、行军长史。曾劝操乘破张鲁之机经略蜀地,未被采纳。魏文帝、明帝时历官侍中
南朝陈人,字承岳,陈后主第二子。至德元年(583)立为南平王。历为南琅、邪彭城二郡太守,扬州、郢州刺史。陈亡入隋,卒于长安。(,参见《南史》)【介绍】:南朝陈吴兴长城人,字承岳。陈后主第二子。后主至德
【介绍】:清江苏华亭人,寄籍天津,字元复。康熙五十七年进士,官内阁中书。乾隆初入直总理事务处。在军机多年,以谨慎练达称。出为凤阳道,以事降级。后以主事衔充平定金川方略馆纂修。
字文举,隩州(今山西河曲南)人。贞祐间,中进士,为应奉翰林文字,渐迁枢密院经历官。任上多次上章进治国良策,及奉命协调行省间或行省与枢密院之间的关系,甚得宣宗、哀宗赏识。天兴元年(1232),迁右司郎中
字亦房,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稚登子,有诗名。【介绍】:明苏州府长洲人,字亦房。王稚登子。以诗名,有隽才。科举不得意。卒年不满四十。
南朝齐时人,道生孙。嗣封安陆王。永元元年(499)以安陆邻近边境,改封宵城王。历湘州刺史,征虏将军。明帝兄弟皆尚吏事,宝晊独好文章。东昏侯废,自以为当即帝位。及和帝立,心不自安,谋反被杀。(,参见《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