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人物>荣禄

荣禄

【生卒】:1836—1903

【介绍】:

清满洲正白旗人,瓜尔佳氏,字仲华。咸丰二年由荫生以主事用。同治间累擢为总管内务府大臣。光绪间为步军统领。中日战时,恭亲王、庆亲王督办军务,荣禄参其事。战后,疏荐袁世凯练新建陆军。授兵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直隶总督。甚得慈禧太后信任。光绪二十四年,袁世凯以有谋围颐和园劫慈禧密报,禄上告慈禧,遂助成戊戌之变,幽禁光绪帝,镇压维新派。进军机大臣,节制北洋各军,乃设武卫五军。二十六年,欲阻太后用义和团,为太后所斥。八国联军入京,随慈禧赴西安。还京后任督办政务大臣。卒谥文忠。


【生卒】:1836——1903

字仲华。姓瓜尔佳。满洲正白旗人。喀什噶尔帮办大臣塔斯哈之孙。总兵长寿之子。荫生,历官左翼总兵兼内务府总管大臣、步军统领、兵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军机大臣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直隶总督。中日甲午战争时,参办军务,荐举袁世凯。捕杀维新党人,节制北洋海陆各军。编练武卫五军。八国联军入侵北京,为留京办事大臣,再随至西安,加太子太保。甚为西太后信用,事无巨细,多由其决定,光绪二十九年卒。谥文忠,晋封一等男爵。


【生卒】:1836—1903

【介绍】:

清满洲正白旗人,瓜尔佳氏,字仲华。咸丰二年由荫生以主事用。同治间累擢为总管内务府大臣。光绪间为步军统领。中日战时,恭亲王、庆亲王督办军务,荣禄参其事。战后,疏荐袁世凯练新建陆军。授兵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直隶总督。甚得慈禧太后信任。光绪二十四年,袁世凯以有谋围颐和园劫慈禧密报,禄上告慈禧,遂助成戊戌之变,幽禁光绪帝,镇压维新派。进军机大臣,节制北洋各军,乃设武卫五军。二十六年,欲阻太后用义和团,为太后所斥。八国联军入京,随慈禧赴西安。还京后任督办政务大臣。卒谥文忠。


【生卒】:1836——1903

字仲华。姓瓜尔佳。满洲正白旗人。喀什噶尔帮办大臣塔斯哈之孙。总兵长寿之子。荫生,历官左翼总兵兼内务府总管大臣、步军统领、兵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军机大臣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直隶总督。中日甲午战争时,参办军务,荐举袁世凯。捕杀维新党人,节制北洋海陆各军。编练武卫五军。八国联军入侵北京,为留京办事大臣,再随至西安,加太子太保。甚为西太后信用,事无巨细,多由其决定,光绪二十九年卒。谥文忠,晋封一等男爵。


【生卒】:1836—1903

【介绍】:

清满洲正白旗人,瓜尔佳氏,字仲华。咸丰二年由荫生以主事用。同治间累擢为总管内务府大臣。光绪间为步军统领。中日战时,恭亲王、庆亲王督办军务,荣禄参其事。战后,疏荐袁世凯练新建陆军。授兵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直隶总督。甚得慈禧太后信任。光绪二十四年,袁世凯以有谋围颐和园劫慈禧密报,禄上告慈禧,遂助成戊戌之变,幽禁光绪帝,镇压维新派。进军机大臣,节制北洋各军,乃设武卫五军。二十六年,欲阻太后用义和团,为太后所斥。八国联军入京,随慈禧赴西安。还京后任督办政务大臣。卒谥文忠。


猜你喜欢

  • 杨泉

    【介绍】:晋梁国人,字德渊。征士。曾摘采秦汉诸子学说撰《物理论》。又有《太玄经》、文集,俱早佚。

  • 段嶷

    段秀实孙。自郑滑节度使入为右金吾卫大将军,封西平郡公。甘露之变,当诛,得裴度力保,免死,贬循州司马。(十六,)

  • 王祐

    【介绍】:宋人。神宗元丰间累官礼部侍郎,出守长沙。奉诏祷南岳,访魏夫人坛,得异人率子廉,苏轼为作《率子廉传》。

  • 李洪义

    原名洪威,洪信弟。后汉初,授护圣左厢都校、领岳州防御使,迁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领武信军节度使。郭威起兵,以河桥降。避周太祖讳,改名洪义。广顺初,权知宋州节度使。不久拜归德军节度使,加同平章事,权知许州。

  • 杨堪

    【介绍】:唐虢州弘农人,字时之。杨虞卿子。登进士第。僖宗乾符中,历库部、吏部员外郎。昭宗乾宁中,迁累户部尚书。堪乃韦昭度舅。二年,王行瑜等杀昭度,堪亦贬雅州刺史。后官至太子少师。

  • 刘干

    恭弟。位上仪同三司、封褒中侯。(,参见《北史》)

  • 秦甸

    【介绍】:清江苏无锡人,字中驭。雍正五年进士。授潍县知县。慈祥爱民,不施鞕扑,民以“老佛”呼之。入为刑部主事。

  • 任启运

    【生卒】:1670—1744【介绍】:清江苏宜兴人,字翼圣,学者称钓台先生(居处附近有古钓台)。家贫苦读。五十四岁中举人,雍正十一年成进士,授编修,官至宗人府府丞。学宗朱子,以朱熹未注《礼经》,乃穷究

  • 屈拔

    道赐子。喜好阴阳之学。年十四,太武帝用为南部大夫。随帝南攻,以酒醉致战俘逃走。罪当杀,帝念其祖,仅免官。献文帝时为营州刺史,卒。(,参见《北史》)【介绍】:北魏昌黎徒河人。屈道赐子。少好阴阳学。年十四

  • 吴大勋

    【介绍】:清江苏青浦人,字建猷。乾隆举人。历官云南寻甸州知州、丽江知府。去官后曾任五华书院事。有《滇南闻见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