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人物>裴行俭

裴行俭

【生卒】:619-682

绛州闻喜(今属山西)人。幼以门荫补弘文生,贞观中举明经,并从苏定方学兵法。仪凤四年奉诏册送波斯王返国,行程万里,途中擒十姓可汗阿史那匐延都支、降李遮匐,将吏于碎叶城勒石以纪其功。调露元年,为定襄道行军大总管,率四十八万大军平突厥之乱,以勋封闻喜县公。曾主选举十余年,知人善任。精通草书,不择笔墨。撰有《草字杂体》、《选谱》诸书。(,参见《新唐书》)


【生卒】:619—682

【介绍】:

唐绛州闻喜人,字守约。裴仁基子。以父荫补弘文生。通阴阳、历术,工草隶书。太宗贞观中,举明经第。为长安令。高宗将立武则天为后,行俭与长孙无忌、褚遂良秘议,语泄,左除西州都督府长史。麟德二年,累擢安西都护。后为吏部侍郎,典选有知人之明。仪凤二年,为安抚大食使,以送波斯王子回国为名,袭擒西突厥十姓可汗阿史那都支。拜礼部尚书,兼检校右卫大将军。调露元年,为定襄道行军大总管,讨突厥阿史德温傅。纵反间计,使阿史那伏念执温傅来降,许不死。侍中裴炎害其功,斩伏念、温傅于市,行俭遂称疾不出。卒谥献。有《选谱》、《草字杂体》及集。


【生卒】:619—682

【介绍】:

唐绛州闻喜人,字守约。裴仁基子。以父荫补弘文生。通阴阳、历术,工草隶书。太宗贞观中,举明经第。为长安令。高宗将立武则天为后,行俭与长孙无忌、褚遂良秘议,语泄,左除西州都督府长史。麟德二年,累擢安西都护。后为吏部侍郎,典选有知人之明。仪凤二年,为安抚大食使,以送波斯王子回国为名,袭擒西突厥十姓可汗阿史那都支。拜礼部尚书,兼检校右卫大将军。调露元年,为定襄道行军大总管,讨突厥阿史德温傅。纵反间计,使阿史那伏念执温傅来降,许不死。侍中裴炎害其功,斩伏念、温傅于市,行俭遂称疾不出。卒谥献。有《选谱》、《草字杂体》及集。


猜你喜欢

  • 杜预

    【生卒】:222—284【介绍】:西晋京兆杜陵人,字元凯。司马昭妹夫。初为魏尚书郎。贾充定律令,预为之注解。晋武帝立,为河南尹,迁度支尚书。在朝七年,损益万机,时号“杜武库”。武帝咸宁四年,拜镇南大将

  • 秦襄公

    【生卒】:?—前766【介绍】:春秋时秦国国君,名失传。庄公次子。秦襄公七年,西戎、犬戎与申侯攻周王室,杀幽王于郦山下,西周灭亡。襄公将兵救周,护送平王东迁,有功,周赐秦岐以西地,秦自此由附庸而为诸侯

  • 殷沖

    南朝宋时人,字希远,殷淳弟。为御史中丞时以正直见称。女嫁太子刘劭,刘劭弑文帝即位,以其为司隶校尉。孝武帝攻克建康后被杀。(,参见《南史》)

  • 吴弘济

    字春阳,秀水(今浙江嘉兴)人。万历十四年(1586)进士。由蒲圻知县升御史。多弹劾。曾偕同官抗疏谏三王并封。因论杨应宿、高攀龙事,被斥为民。不久卒。熹宗时,赠光禄少卿。【介绍】:明浙江秀水人,字春阳。

  • 陶回

    【生卒】:277-327丹阳(今江苏南京市)人。太子中庶子陶抗子。初仕为大将军王敦参军,转州别驾。随陶侃等讨伐苏峻,以功封伯爵。迁征虏将军、吴兴太守,开仓振济,抚恤贫困。累至领军将军,加散骑常侍。咸和

  • 杨涟

    【生卒】:1572—1625【介绍】:明湖广应山人,字文孺,号大洪。万历三十五年进士。除常熟知县,举廉吏第一。万历末为兵科右给事中。神宗病,涟促辅医入问。光宗立,病重。涟与左光斗反对封郑贵妃为皇太后。

  • 杨著

    【介绍】:金平定人,号嘉山逸人。为本州教授。金亡,教授乡里子弟,守节不仕。

  • 乐进

    【生卒】:?-218字文谦,阳平卫国(今河南清丰)人。初为曹操帐下吏,从征吕布、张绣、刘备、袁绍、袁尚、袁谭,多立战功,迁官至折冲将军,为曹操部下主要将领。相继镇守襄阳、合肥,进官右将军。卒后谥威侯。

  • 马素卿

    【介绍】:元人。人呼般般丑。善词翰,达音律,驰名江湘间。

  • 骆鍾麟

    【生卒】:1619—1671【介绍】:清浙江临安人,字挺生,号莲浦。顺治四年进士副榜,授安吉学正,迁陕西盩厔知县,治狱明决。康熙间官至常州知府,立法钩稽田赋数字,清理积欠,使胥吏无法作弊。又创延陵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