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判
【生卒】:532—615
【介绍】:
隋僧。曹州承氏人,俗姓何。十五岁游学,略综儒道。十九岁出家。北齐废帝时,自邺都出关塞。北周武帝保定二年,抵长安,诏住大乘寺。四年,表请西行,至高昌国,往突厥。复归长安,住乾宗寺。灭佛时,奔太白山,寻往华山。隋初复为菩萨僧,住大兴善寺。文帝开皇初,于终南山结草为寺以居,敕额为龙池寺。
【生卒】:532—615
【介绍】:
隋僧。曹州承氏人,俗姓何。十五岁游学,略综儒道。十九岁出家。北齐废帝时,自邺都出关塞。北周武帝保定二年,抵长安,诏住大乘寺。四年,表请西行,至高昌国,往突厥。复归长安,住乾宗寺。灭佛时,奔太白山,寻往华山。隋初复为菩萨僧,住大兴善寺。文帝开皇初,于终南山结草为寺以居,敕额为龙池寺。
【介绍】:清江苏江都人。幼读书,工诗文。年十八时,父为仇家陷害,破产而死。兰娥立志复仇,往来金陵、扬州间十余年,为父伸冤。后得举人黄正学之助,遂报父仇,兰娥亦嫁黄氏为妾。
初为敦煌郡功曹。东汉末河西大乱,太守马艾卒官,他被众人推为代理长史,遂派子张就请曹操委任太守,直至新太守到任。魏文帝时拜西域戊己校尉。明帝时卒。
【生卒】:1027—1103【介绍】:宋成都人,字元钧,号净德。仁宗皇祐间进士。神宗熙宁三年举制科,对策枚数王安石新法之过,出通判蜀州。哲宗元祐初,擢殿中侍御史,首上邪正之辨,劾新党蔡確、韩缜、张璪、
西平(今河南舞阳南)人。明《易》,善占候。仕前凉张氏郡主簿,中历前秦苻氏,后仕后凉吕光,为散骑常侍、太常。与后凉仆射王祥起兵反光,兵败投附西秦主乞伏乾归,又从西秦转附后秦姚兴。后在投奔东晋途中被姚兴追
【介绍】:元济南历城人,字渊仲。张邦宪子。幼以质子侍武宗于藩府。武宗即位,授尚沐奉御。泰定帝时历彰德、保定、平江等路总管。顺帝元统二年入为吏部尚书,迁岭北参政,谢病归。至正三年起为山东宣慰使,致仕归。
【介绍】:明人。建文时官燕山左护卫千户。尝密告燕府中事,捕杀燕府官校於谅等。靖难后,被捕死。
【介绍】:元西夏人。颖悟有勇略。初充御前怯薛歹,寻授兀歹拔都招讨,领蒙古汉军,与西番四次攻战,有功。后曾从攻日本。后令往辽东复州居住。
【介绍】:宋恭州江津人。以武功大夫知威州,有能名。尝作文刻碑,戒子孙不得分异。有御制八行碑刻于学。
字懋登,余姚(今属浙江)人。正德末进士。改庶吉士。嘉靖元年(1522)授刑科给事中。疏言斋醮繁兴,爵尝无纪,淹纵先朝罪人等弊。不久伏阙争“大礼”,下狱受廷杖。升给事中,因言违帝意,黜为吴江县丞。复坐李
【介绍】:明徽州府休宁人,字于止。有《史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