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人物>顾觊之

顾觊之

【生卒】:392—467

字伟仁,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初为郡主簿,历任山阴令、湘州刺史等职,善于治民,所至有政绩。迁吏部尚书,以与幸臣戴法兴不和,转为光禄大夫。寻阳王刘子房谋反,授以高位,不受。明帝复用为吴郡太守、湘州刺史。泰始三年卒,谥号简。(,参见《南史》)


【生卒】:392—467

【介绍】:

南朝宋吴郡吴人,字伟仁。初为郡主簿。后为山阴令。为政清简,吏民称便。孝武帝大明初转吏部尚书。时幸臣戴法兴权倾人主,而觊之未尝降意。左光禄大夫蔡兴宗与觊之善,嫌其风节过峻,劝之。觊之引三国时辛毗之言曰:“孙资、刘放不过令吾不作三公而已。”位终湘州刺史。谥简。


【生卒】:392—467

【介绍】:

南朝宋吴郡吴人,字伟仁。初为郡主簿。后为山阴令。为政清简,吏民称便。孝武帝大明初转吏部尚书。时幸臣戴法兴权倾人主,而觊之未尝降意。左光禄大夫蔡兴宗与觊之善,嫌其风节过峻,劝之。觊之引三国时辛毗之言曰:“孙资、刘放不过令吾不作三公而已。”位终湘州刺史。谥简。


【生卒】:392—467

【介绍】:

南朝宋吴郡吴人,字伟仁。初为郡主簿。后为山阴令。为政清简,吏民称便。孝武帝大明初转吏部尚书。时幸臣戴法兴权倾人主,而觊之未尝降意。左光禄大夫蔡兴宗与觊之善,嫌其风节过峻,劝之。觊之引三国时辛毗之言曰:“孙资、刘放不过令吾不作三公而已。”位终湘州刺史。谥简。


猜你喜欢

  • 邓季筠

    【生卒】:?-912宋州下邑(今河南夏邑)人。少入黄巢起义军,隶于朱温属下。大顺年间与晋军作战被俘,李克用任之以军职,数年后又借战争之机回归,温命他典掌亲军。历迁登州、郑州刺史、华州防御使,后驻军相州

  • 黄帝

    姓公孙(一说姓姬),名轩辕,号有熊氏。传说中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相传炎帝侵陵各部落,他率部与炎帝战于阪泉,大败炎帝。后蚩尤扰乱,又率诸部击杀蚩尤,成为部落联盟首领,史称黄帝。(一,)【介绍】:远古帝王

  • 羊衜

    【介绍】:三国吴南阳人。初任中庶子,年二十。为太子孙登宾客。时廷尉监隐蕃交结豪杰,衜拒不与之通,时人怪之。后蕃叛逆,众乃服。位至桂阳太守。

  • 汪瑞仪

    【介绍】:见江起龙。

  • 贺讷

    代(郡治今山西大同)人。道武帝舅。什翼犍卒,道武帝随母依讷。苻坚任讷为鹰扬将军。后与诸部酋帅拥道武为代王。继与道武反目,附慕容垂。与弟染干相攻,均为垂军所败。得道武援救得解。道武离散部落,分土定居,讷

  • 杜审进

    【生卒】:910——988审琦弟,昭宪皇太后兄。建隆三年(962),授右神武大将军,改右羽林大将军。乾德初,领贺州刺史。五年(967),为保义军节度使。太宗即位,加检校太傅。太平兴国中,契丹犯边,审进

  • 刘孝庆

    南朝宋、齐时人,字仲昌,祖籍平原(今属山东)。初名法凤,后自北南归,乃改名。有才干武略,齐末为兖州刺史,萧衍自雍州起兵,举兵响应,以功封余干男。入梁,历为显官。【介绍】:南朝梁平原人,字仲昌。本名法凤

  • 王恩

    字泽之,开封(今属河南)人。以善射入羽林,补供备库副使,为河州巡检,迁泾原将,升马军都虞候。出为泾原副都总管,进筑西安城及临羌、天都十余堡。羌人围平夏,无所剽掠,退兵中埋伏,恩获大胜。徽宗立,以卫州防

  • 王孝治

    【介绍】:清湖南湘乡人,字青溪。乾隆六年举人。初任通道教谕,擢云南知县,署邓川县,时有水患,孝治筑长堤,开支河,数月而功成。迁太和知县,升镇沅知州。卒年七十三。

  • 杜希仲

    【生卒】:1173—1235【介绍】:宋邛州蒲江人,字德称。少力学,有声庠序间。平生斥攘释老之书,崇尚礼义之学。魏了翁自幼与内外群从兄弟皆从之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