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人物>高弁

高弁

【介绍】:

宋濮州雷泽人,字公仪。从种放学于终南山,又学古文于柳开。第进士。累迁侍御史。以谏玉清昭应宫,降知广济军。寻以户部判官试开封府进士,私发糊名,夺二官。起知单州、邢州。移陕州卒。与李迪、伊淳等友善,喜言仁义,所为文章多主“六经”及《孟子》。有《帝则》。


字公仪,濮州雷泽(今山东鄄城)人。弱冠受学于种放,又学古文于柳开,与张景齐名。举进士,累官侍御史,谏修玉清昭应宫,降知广济军。历知单州邢州、盐铁判官,河决澶州,请废弛堤防,纵水所至,可省民力,以扼契丹。移知陕州。与李迪等友善,石延年等皆为其门人。为文多本六经及《孟子》,喜言仁义,著有《帝则》三篇。


【介绍】:

宋濮州雷泽人,字公仪。从种放学于终南山,又学古文于柳开。第进士。累迁侍御史。以谏玉清昭应宫,降知广济军。寻以户部判官试开封府进士,私发糊名,夺二官。起知单州、邢州。移陕州卒。与李迪、伊淳等友善,喜言仁义,所为文章多主“六经”及《孟子》。有《帝则》。


字公仪,濮州雷泽(今山东鄄城)人。弱冠受学于种放,又学古文于柳开,与张景齐名。举进士,累官侍御史,谏修玉清昭应宫,降知广济军。历知单州邢州、盐铁判官,河决澶州,请废弛堤防,纵水所至,可省民力,以扼契丹。移知陕州。与李迪等友善,石延年等皆为其门人。为文多本六经及《孟子》,喜言仁义,著有《帝则》三篇。


【介绍】:

宋濮州雷泽人,字公仪。从种放学于终南山,又学古文于柳开。第进士。累迁侍御史。以谏玉清昭应宫,降知广济军。寻以户部判官试开封府进士,私发糊名,夺二官。起知单州、邢州。移陕州卒。与李迪、伊淳等友善,喜言仁义,所为文章多主“六经”及《孟子》。有《帝则》。


猜你喜欢

  • 江公望

    字民表,睦州(今浙江建德)人。举进士。建中靖国元年(1101),由太常博士拜左司谏。上疏言事,劝徽宗为元祐诸臣平反,反对新旧党争。又戒内苑畜珍禽奇兽。因事出知淮阳军,旋为左司员外郎。蔡京用事,编管南安

  • 元禧

    【生卒】:?-501字永寿,献文帝子。孝文帝太和初封咸阳王。任冀州刺史、侍中、太尉。性贪淫骄奢,奴婢千数,经营盐铁,田业遍及远近。宜武帝初,为宰辅之首。帝恶其贪婪权重,夺其权。禧疑惧,集人谋杀帝,计未

  • 狂矞

    【介绍】:或作狂裔。西周时人。相传太公望封于齐,整顿齐地。时狂矞、华士昆弟二人居东海,立议云:不臣天子,不友诸侯,耕作自食,掘井自饮,无求于人,不事仕而事力。太公望至营丘,使人执而杀之。

  • 栗腹

    燕相。前251年,燕王喜命他以重礼结好赵国,他回国后,报告燕王说赵国青壮年多死于长平之战,建议燕王乘赵长平大败之后伐赵,燕王同意,派他率军攻鄗,卿秦攻代,结果大败,他被擒。赵将廉颇反攻围燕,燕被迫乞和

  • 洪垣

    【介绍】:明徽州婺源人,字峻之,号觉山。嘉靖十一年进士。湛若水在京讲学,垣受业其门。授永康县令,征授御史。疏论选政,御史、曹郎以下因而得罪者二十余人。出按广东,再出为温州知府,落职归。往从其师湛若水,

  • 赵伯符

    南朝宋时人,字润远,赵伦之子。初为竟陵太守,屡破竟陵蛮。累迁至丹阳尹,为政酷暴,吏人畏之。后以子与公主离婚,惭惧发病卒,谥号肃。(,参见《南史》)【介绍】:南朝宋下邳僮人,字润远。赵伦之子。少好弓马,

  • 费庚吉

    【介绍】:清江苏武进人。嘉庆二十四年进士。授礼部主事。道光间任河南汝宁知府,有政声。有《毛诗约旨》、《历代名臣管见》等。

  • 甄侃

    字道正,琛子。解褐秘书郎。在京行为不端。被劾下狱,司州牧广平王元怀,素忿其父,欲治之重罪,宣武帝特令释放。后卒於家。(,参见《北史》)【介绍】:北魏中山无极人,字道正。甄琛长子。为秘书郎,随琛在京,以

  • 史德义

    苏州昆山(今属江苏)人。咸亨初隐居武丘山,以琴书为乐,号逸人。武后时召拜朝散大夫。周兴伏诛,坐为所荐,放归丘壑。(,参见《新唐书》)【介绍】:唐苏州昆山人。隐居虎丘山,以琴书自适,或骑牛带瓢,出入廛野

  • 赵介

    字伯贞,番禺(今广东广州)人。博通六籍及释、老书。常往来西樵泉石间,遇景赋诗。洪武二十二年(1389)坐累逮赴京,卒南昌。四子,洁、绚、绎、纯,皆善诗文,精于篆隶书法。【生卒】:?—1389【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