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谛
大乘佛教谓随顺世俗说现象之幻有为“俗谛”,谓开示佛法说理性之真空为“真谛”,合称二谛。欧阳衮《月峰寺忆理公》:“能依二谛法,了达三轮空。”
大乘佛教谓随顺世俗说现象之幻有为“俗谛”,谓开示佛法说理性之真空为“真谛”,合称二谛。欧阳衮《月峰寺忆理公》:“能依二谛法,了达三轮空。”
(查chá)①指树木枝杈交错。孟郊《答卢仝》:“日劈高查牙,清棱含水浆。”②突起不平貌。李贺《马诗二十三首》之六:“饥卧骨查牙,粗毛刺破花。”
【介绍】:李贺作。苦昼短,就是苦于光阴易逝,人生短促。诗谓哪有能延长人寿的神君、太一?服黄金、吞白玉,也难免一死,秦皇、汉武醉心于成仙长命,也还是留下了一堆白骨;诗人认为日月交替和人的生死是不以人的意
【介绍】:见韩熙载。
【介绍】:唐末蜀僧。俗名鲜于凤。少有逸才,不事拘检。咸通时,于凌云寺出家。后入京,为文章供奉,赐紫。因其才为御史大夫柳玼、丞相张濬所重,遂返俗。干谒失败后,出为江西判官。约昭宗时遇害于黄州。《全唐诗》
【介绍】:见顾云。
【介绍】: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末二句。龙城,即黄龙城,又名龙都、和龙城。唐属营州柳城郡,故址在今辽宁朝阳。飞将,原指汉名将李广。此以飞将喻指象李广那样守边御敌的军事统帅。胡,指匈奴等北方少数民族。阴
【介绍】:韦应物作。琅玡,山名,在今安徽滁州西南。深、标,两位僧人法号的省称。释子,僧人。诗写山中清绝幽丽之景,衬托深、标二僧清虚高洁的形象,表达对二僧的思念之情。近人俞陛云评曰:“空山夜月,景已清幽
【介绍】:白居易作于元和八年(813),时丁母忧退居下邽。组诗前有序,说乡居“无以自娱,会家酝新熟,雨中独饮,往往酣醉,终日不醒”,于是“咏陶渊明诗,适与意会,遂效其体”。这组五古,效陶诗朴素平淡的风
【介绍】:李贺《有所思》诗句。镇,坚定,牢固。二句批评男子用情不专,而女子又哀叹不能红颜久驻。
白居易的别号。《新唐书·白居易传》:“居官辄病去,遂无功名意……自号醉吟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