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蒲
见“伏青蒲”。
见“伏青蒲”。
【介绍】: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元和二年(807)中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历任校书郎、蓝田尉、史馆修撰充翰林学士、左拾遗、太子左庶子等职。后分司东都,与白居易同官。《全唐诗》存诗1首。
即守株待兔。典出《韩非子·五蠹》:“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后用以喻墨守成规或淡泊自守。温庭筠《病中书怀呈友人》:“定为鱼缘木
春秋时吴王攻灭越国,越王勾践困守会稽,勾践时刻告诫自己无“忘会稽之耻”,后二十年,越终灭吴,以报会稽之耻。事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后因以“雪会稽”指平定国内叛乱或击退外族侵略。皇甫冉《和袁郎中破贼
《三国志·魏志·辛毗传》载,魏文帝曹丕要从冀州迁民十万户到受灾荒的河南去,辛毗与群臣俱求见,想谏止其事,众人莫敢言而辛毗起谏,曹丕不答返身入内殿,辛毗在他身后拉住他的衣襟力谏。最终曹丕因此减徙移民五万
夜深。语出《诗·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杜牧《羊栏浦夜陪宴会》:“戈槛营中夜未央,雨沾云惹侍襄王。”
【介绍】:见道虔。
语出《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当时魏蜀吴三国鼎立,蜀三分天下有其一。后多用以咏蜀地或三国之事。杜甫《八阵图》:“功盖三分国,名高
【介绍】:李群玉作。坂,一作“坡”。诗题一作《吟鹧鸪》。九子坂在今安徽太平县九华山,其路崎岖难行。鹧鸪鸣声凄切,谐音如云“行不得也哥哥。”故常引起行旅思归之情。这首诗亦羁旅怀乡之作。“正穿诘曲崎岖路,
酒斟满后举杯能沾湿指甲。多用以表示酒斟得满,亦表示畅饮。杜牧《后池泛舟送王十》:“为君蘸甲十分饮,应见离心一倍多。”韦庄《中酒》:“南邻酒熟爱相招,蘸甲倾来绿满瓢。”
【介绍】:郡望河东闻喜(今属山西)。贞元九年(793)进士及第。《全唐诗》存诗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