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初唐四杰

初唐四杰

唐高宗武后初年出现的“以文章齐名天下”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人。宋之问《祭杜学士审言文》、张说《赠太尉裴公神道碑》已将四子并称。《旧唐书·杨炯传》:“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词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杜甫戏为六绝句》之二:“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明陆时雍《诗镜总论》云:“王勃高华,杨炯雄厚,照邻清藻,宾王坦易,子安其最杰乎?调入初唐,时带六朝锦色。”此四子虽未彻底脱尽齐梁余风,然思革流弊,积极开拓诗歌题材领域,大胆探索诗之格律体式,王、杨的五律,卢、骆的歌行,皆擅一代之胜,确也属实。

指初唐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人皆以文章齐名,号“四杰”。后人因称之“初唐四杰”。参“王杨卢骆”。

猜你喜欢

  • 趋庭

    指子女承受父亲的教导。典出《论语·季氏》:“(孔子)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

  • 张钦敬

    【介绍】:唐代文学家。生卒年、籍贯不详。玄宗开元十九年(731),与萧昕、叔孙玄观同登博学宏词科。钦敬今存之《洛出书》诗及《仲冬时令赋》,即是年应试之作。《全唐诗》存诗一首,《全唐文》存文三篇。事迹见

  • 阮肇

    据传为东汉剡县人,曾与刘晨入天台山采药,遇二仙女,留居半年,归家时世上已为七代矣。后因以“阮肇”为咏求仙问道之典。韩偓《梦仙》:“每嗟阮肇归何速,深羡张骞去不疑。”参见“阮郎①”。

  • 李贺诗校笺证异

    刘衍编著。1990年湖南出版社出版。本书将王琦本等之“外集”一卷,分别编入四卷之中,各卷编目,大体未变,少数目次则依今存宋蜀刻本《李长吉文集》予以调整,“以期与李贺自编集原貌较为接近”(《弁言》)。该

  • 主客图

    唐张为撰。见《诗人主客图》。

  • 卧龙

    代称诸葛亮。语出《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刘禹锡《和杨侍郎初至郴州纪事书情题郡斋八韵》:“一吟梁甫曲,知是卧龙才。”王仲舒《寄李十员外》:

  • 唾壶歌

    指人慷慨悲歌。窦常《立春后言怀招汴州李匡衙推》:“闲斋夜击唾壶歌,试望夷门奈远何?”参见“唾壶缺”。

  • 应陈

    指东汉应玚、陈琳。应、陈二人与孔融、王粲、徐幹、阮瑀、刘祯俱以文学著名,称建安七子,受知于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为曹操文学侍从。后或以“应陈”泛指有文采的文学侍从。郑惜《夜游曲》:“许史多暮宿,应陈从

  • 昆仑使者

    【介绍】:李贺作。此诗借西王母以三青鸟为使来与汉武帝传语事,以讽刺汉武帝求仙欲长生的徒劳。意在借汉说唐,来嘲讽唐宪宗服药石、求神仙等荒诞误国行径的。清初思想家王夫之对此诗评价甚高:“‘元气茫茫收不得’

  • 王勔

    【生卒】:?—697【介绍】:唐代文学家。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祖籍太原祁县(今属山西)。隋末大儒王通孙。王勃兄。武后朝官至泾州刺史。万岁通天二年(697),綦连耀、刘思礼谋反事泄,勔与兄勮受牵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