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北上行

北上行

【介绍】:

李白作。乐府旧题,《乐府诗集》卷三三列入《相和歌辞·清调曲一》,引《乐府解题》曰:“晋乐奏魏武帝《北上篇》,备言冰雪溪谷之苦。其后或谓之《北上行》,盖因武帝辞而拟之也。”按魏武帝曹操《苦寒行》,又名《北上篇》,盖取诗首句“北上太行山”首二字“北上”名篇。太白此诗盖取曹诗之旨,写安史之乱后北方备受叛军蹂躏的苦难状况,抒写早日平叛的愿望。萧士赟云:“隐然有《国风》爱君忧国、劳而不怨、厌乱思治之意。”(《分类补注李太白诗》卷五)此诗当作于至德初,安、史初叛之时。

猜你喜欢

  • 呼韩

    即呼韩邪,匈奴单于名号。借指敌对部族首领。李贺《送秦光禄北征》:“屡断呼韩颈,曾然董卓脐。”

  • 桓典马

    东汉桓典曾任侍御史,不畏权贵,京师惧惮,因其常乘五花骢马,故民间有“行行且止,避骢马御史”之谚。见《后汉书·桓典传》。后因以“桓典马”谓人为官有威仪,正直而不畏权贵。罗隐《寄张侍郎》:“无路重趋桓典马

  • 郑小驷

    春秋时,郑国向晋献过一匹马,名小驷。后因亦泛指马匹。韩翃《送营城李少府》:“还乘郑小驷,躞蹀县城阴。”

  • 越甲鸣君

    战国时越军逼近齐国边境,齐人雍门子狄认为越军临境惊动了国君,是臣下的失职,遂自杀而死,越军因此后退七十里。事见汉刘向《说苑·立节》。后因以“越甲鸣君”称颂烈士爱国义不惜身。王维《老将行》:“愿得燕弓射

  • 崔拙

    【介绍】:五代时人。生卒年、籍贯、事迹不详。《通志·艺文略》著录《崔拙集》二卷,撰者时代据之。作品已佚。

  • 答侯少府

    【介绍】:高适作。一作《答侯大少府》。写于天宝十一载(752)春北使清夷军归途。这一酬答留别之作,先自述了长期隐居、老而入仕的坎坷身世及北使送兵的经过,流露了仕途失意和对士卒不幸的同情;次写南归途中与

  • 燕路

    通向燕国的道路。亦特指通往燕昭王黄金台的道路。因用为招求贤能之典。李商隐《自桂林奉使江陵途中感怀寄献尚书》:“人皆向燕路,无乃费黄金。”

  • 精卫填海

    精卫,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小鸟。相传为炎帝的小女儿女娃所化。女娃游于东海,溺死,灵魂化为精卫鸟,每天衔木石誓把东海填平。见《山海经·北山经》。后因以“精卫填海”比喻复仇。亦比喻难以实现的忠贞之志。王建《精

  • 公冶

    指公冶长。春秋鲁人,孔子弟子。据说他通晓鸟语。萧颖士《山庄月夜作》:“且事计然策,将符公冶言。”

  • 顾陶

    【介绍】:唐代编纂家。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于建中四年(783)至贞元二年(786)间。会昌四年(844)进士及第。大中中官校书郎,后辞归。卒年不详。与储嗣宗友善。论诗祖尚风骨,反对浮艳,推美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