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孟襄阳集

孟襄阳集

①二卷。明刻本,宋刘辰翁评点,明袁宏道参评。评语双行。上卷收五古63首,七古6首,下卷收五律130首,七律4首,五排37首,五绝19首,七绝8首,合计267首。卷首辑录殷璠、皮日休、黄庭坚、严羽、王世贞、黄天全、陈继儒、杨慎、顾华玉九家评论孟集的文字。今藏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图书馆。②三卷。明末汲古阁刊《五唐人集》本,简称毛本。据毛晋《汲古阁书跋》说,此本是他参考了宋本、元刘辰翁评本和明弘治关中刻本而成的。毛晋又作了补遗,共得266首。此本的校勘记,记录了宋、元、明各本的不同,对读者和后来的校勘者颇有参考价值。清《全唐诗》即用此本,却将三卷并成了二卷。

猜你喜欢

  • 韦庄

    【生卒】:836~910,或谓847、851、857、860生【介绍】: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僖宗中和三年(883),在洛阳应举作成《秦妇吟》,一时传诵,人号“《秦妇吟》秀才”。屡试不第,

  • 盗道

    《庄子·胠箧》载盗跖的徒属问:“盗亦有道乎?”然后盗跖从圣、勇、义、智、仁五个方面作了回答。后遂以“盗道”指盗贼的道德准则。韩偓《八月六日作四首》之二:“图霸未能知盗道,饰非唯欲害仁人。”

  • 唐代诗人丛考

    傅璇琮著。中华书局1980年1月出版。38万字。该书收入作者有关唐代诗人生平事迹考证的文章27篇,涉及唐高宗至唐德宗前期的32位诗人。他们分别是杨炯、杜审言、王翰、王湾、王之涣、崔颢、常建、李颀、王昌

  • 思归

    【介绍】:①王勃作。见《山中》①。②(全)韦庄作。写作者倦于浪游而思念故里心情。外地见花,异乡闻乐,徒增烦恼。眼见樱桃又熟,汀草又绿,倍觉春光易逝。诗以眼前美景反衬心底苦情,满腹断肠情愫和盘托出,诗境

  • 程太虚

    【生卒】:?—809【介绍】:果州西充(今属四川)人。十八岁父母亡后修道于南岷山,动辄坐忘绝粒。卒后人以为仙去。《全唐诗补编·续补遗》存其诗5首。

  • 夜如何其

    犹夜何其。谓夜中什么时刻。杜甫《相逢歌赠严二别驾》:“铜盘烧蜡光吐日,夜如何其初促膝。”

  • 仙都

    ①仙界。亦指仙境般的地方。孔德绍《登白马山护明寺》:“暂同游阆苑,还类入仙都。”②即仙都山。皮日休《寄题镜岩周尊师所居》:“如何计吏穷于鸟,欲望仙都举一帆。”参见“仙都山”。

  • 双林

    ①释迦牟尼佛涅槃处。借指释迦牟尼。姚合《赠王山人》:“教演归恭敬,名标中外钦。既能施六度,了悟达双林。”②借指寺院。白居易《龙花寺主家小尼》:“头青眉眼细,十四女沙弥。夜静双林怕,春深一食饥。”

  • 于德晦

    【介绍】: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于邵之孙。宣宗大中年间历任监察御史、员外郎及歙、杭、同诸州刺史。后官至左散骑常侍。《全唐诗补编·补逸》存诗1首。

  • 樊宗师

    【生卒】:约766—823或824【介绍】:唐代散文家。字绍述。河中(治今山西永济)人,郡望南阳湖阳(今河南唐河)。排行大。樊泽子。始为国子博士。元和三年(808)登军谋宏远科,授著作佐郎,分司东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