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怎样,如何。王建《雨中寄东溪韦处士》:“一个月来山水隔,不知茅屋若为居?”②怎堪。王维《送杨少府贬郴州》:“明到衡山与洞庭,若为秋月听猿声。”方干《题故人废宅二首》之二:“薄暮停车更凄怆,山阳邻笛若
地名。在唐夷陵县(今湖北宜昌市)南。杜甫有《行次古城店泛江作不揆鄙拙奉呈江陵幕府诸公》诗。
【介绍】:杜甫作。一百五日,即寒食节,指冬至后一百零五天,在清明前二日。至德二载(757)寒食,杜甫陷贼长安,对月思家而作此诗。造语新奇,布局严整。吴瞻泰曰:“结用牛女,彼此双绾,用秋期倒应寒食,布局
本指随天气湿燥变化而调整琴瑟的徽柱。后用以比喻善于随机应变。亦指技艺娴熟。杜甫《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律比昆仑竹,音知燥湿弦。”
【介绍】:见李吉甫。
【介绍】:杜甫作。题下“原注”:“乾元二年(759)十二月一日,自陇右赴剑南纪行。”这是一首注明写作时间与地点的纪行诗。同谷,唐时属陇右道,即今甘肃成县。赴剑南,指赴成都,唐时成都属剑南道。杜甫在同谷
见“伍员涛”。
【介绍】:王维《送沈子归江东》诗句。“春光无处不到,送人之心犹春光也。”(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卷一九)以眼前无边春色喻无尽之相思之情,兴会独到,情景妙合。
潘岳《秋兴赋·序》:“余春秋三十有二,始见二毛。”后因以“潘年”指三十二岁左右的年纪。房孺复《酬窦大闲居见寄》:“烦君强著潘年比,骑省风流讵可齐。”
犹翻转。形容情绪激动不能自持。杜甫《喜达行在所三首》之二:“喜心翻倒极,呜咽泪沾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