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窦宪曾大破北单于,在燕然山刻石纪功。见《后汉书·窦宪传》、《窦融传》。后因以“刻铭”泛指立功边疆。杜甫《八哀诗·赠司空王公思礼》:“洗剑青海水,刻铭天山石。”
【介绍】:未知姓名,约大中前在世。贫寓江陵,有美姬。曾去游,与姬约五年为期,五年后不归,姬乃为前任刺史所纳。翌年归,寄诗与姬,刺史得诗,遂归还其姬。《全唐诗》收诗1首,即此诗。
【介绍】:玄宗天宝年间在世。曾从军边塞。后归洛阳。《全唐诗补编·续拾》存诗3首。
【介绍】:杜甫《古柏行》诗句。神明,神灵。正直,直立挺拔。原因,原是因为。造化功,自然化育之力。二句谓古柏巍然长存,固然有赖神灵的呵护,而柏之正直,原本出于自然。而正因柏正直,故得神明扶持。二句语虽对
亦作“斗薮”。斗,通“抖”。①抖动。白居易《寄山僧》:“会拟抽身去,当风斗擞衣。”白居易《游悟真寺诗》:“斗薮尘埃衣,礼拜冰雪颜。”②犹摆脱。白居易《赠邻里往还》:“但能斗薮人间事,便是逍遥地上仙。”
见“令君香”。
【介绍】:柳宗元《雨后晓行独至愚溪北池》诗句。上句云参天大树下临池潭,静谧明朗之境跃然而出;下句谓树上余雨,被风惊落,下一“惊”字,可谓神来之笔,奇之又奇。陆时雍曰:“‘高树’二语,高韵卓出。”(《唐
(zhēn—)《诗·小雅·振鹭》篇以“振鹭”喻指在朝而操行纯洁的贤人。后遂用以美称贤士。振,群飞貌。钱起《春谷幽居》:“虚名随振鹭,安得久栖林。”
唐代罗隐、罗虬、罗邺的合称。三人在咸通(860—873)、乾符(874—879)中以诗齐名,均长于七言,时人号为“三罗”。见《唐摭言》卷一〇。
即子陵滩。诗文中多用为咏隐逸之典。李白《赠从孙义兴宰铭》:“他日一来游,因之严光濑。”参见“子陵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