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天宝初,为台州刺史。《全唐诗》存诗1首。
【介绍】:邵谒作。此春日有感,乃有感于社会贫富悬殊,劳而不得食,不劳而食的不平等现实,言贫者朴拙,而富者贪婪。“谁知苦寒女,力尽为桑蚕”,对劳苦大众的悲惨遭遇寄予同情。
一对璧玉。喻指日、月。卢照邻《中和乐九章·歌登封》:“金绳永结,璧丽长悬。”
借指县令。韩愈《同窦韦寻刘尊师不遇》:“还随蹑凫骑,来访驭风襟。”参见“凫舃”。
【介绍】:唐代诗人。生卒年、籍贯不详。大中年间浙东处士。大中六年至九年(852—855)间,曾在浙东观察使李讷幕下,赋诗送人入长安。《全唐诗》存诗二首,其中《金灯》一首系卢殷诗,《全唐诗补编》移正。事
【介绍】:杜牧作。诗题一作《寄远》。南陵即安徽南陵县,唐时属宣州。杜牧大和四年(830)至七年及开成二年(837)、三年曾在宣州为幕吏,诗即作于其间。诗写客子思家之情。首句咏南陵,江水悠悠,颇能引发客
【介绍】:李群玉《感春》诗颔联。二句抒发春日感绪。出句嵌入“愁”字,谓绿杨荫里,暮水岸边,睹春愁起。对句嵌入“思”字,谓深窗之外,落花无数,情怀寂寥。二句相映相证,有异曲同工之妙。
佚名编。《四库全书》据编修汪如藻家藏本收录。此集共六卷,计收唐僧灵澈诗1卷、灵一诗2卷、清塞(即周朴)诗2卷、常达诗1卷。灵澈、灵一、常达集前各载宋僧赞宁奉敕所撰本传1篇,唯清塞无之。灵澈诗前又有刘禹
三国魏人。字叔夜。竹林七贤之一。拜中散大夫,美风仪,有奇才,后为钟会所谮被杀。见《晋书·嵇康传》。杜甫《遣兴五首》之一:“嵇康不得死,孔明有知音。”后亦代称隐逸之士。武元衡《山中月夜寄朱张二舍人》:“
①王启兴、毛治中注析。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2月出版,48.5万字。前有王启兴所撰《前言》和蘅塘退士原序。每位诗人都写有较详的小传。每首诗都重新注释,并作较详细的分析,指出其艺术上的成就,对读者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