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律赋

律赋

赋体名。律赋是唐代在齐梁骈赋的基础上,为适应科举考试的需要而形成、发展起来的新赋体。其基本特点大致为:(一)篇幅字数有一定的限制。李调元《赋话·新话》卷四:“唐时律赋,字有定限,鲜有过四百者。”律赋超过四百字者也有,如白居易的《鸡矩笔赋》、元稹的《观兵部马射赋》等均超过五百字,是对律赋规模体制的一种突破。(二)用韵的数量、韵脚平仄的运用均有一定的要求。唐代律赋用韵数量要求比较宽松,用几韵有相当的灵活度。然其常规一般为八韵。此制始于开元二年(714)所试《旗赋》,以“风日云野,军国清肃”为韵,今唯存李昂《旗赋》一篇,见《文苑英华》。中唐科考赋八韵者为最多。“私试”(即平时练习)之作,赋八韵也为常例。对于用韵的平仄要求,原无定格。至唐中后期逐渐发展出四平四仄之定例。至于用韵的次序,则有依次与不依次之别。考试明文规定“次用”,即按规定韵字次序依次用韵,实际上不依次用韵的例子似乎更多一些。晚唐以后,情况有所变化。(三)命题有一定准则。题目取资,范围包括时事、古事、景物、事理、经史子集、曲名诗句等等。其特点,李调元说:“大约私试所作而播于行卷者,命题皆冠冕正大。逮乎晚季,好尚新奇。……元和、长庆以后,工丽密致,而又不诡于大雅。”(《赋话》卷二)(四)律赋的章法、结构也有一定的讲究。唐人已重破题,入题之法,有虚入、实入、题字对举、对策、考辨、论赞、序记、疏释、原议种种(例详王芑孙《读赋卮言》)。结构有因题义布局与依换韵分层等等。(五)句法多用四六。四六句法,本起自骈赋,律赋也继承了这一特点。自元稹、白居易始有所突破。晚唐律赋又趋精密,讲究巧对,细针密线,斗巧争奇。

猜你喜欢

  • 彭晓

    【介绍】:五代文学家。字秀川,别号真一子。永康(今属浙江)人。生卒年不详。后蜀广政中,为祠部员外郎。又曾为金堂令。广政十年(947)居广利化飞鹤山,成《周易参同契分章通真义》三卷,后收入《道藏》。《全

  • 青夕选唐诗

    选集。清刘云份编。云份字青夕,故以名书。共三册,其中孟郊二册,书中缝题曰“中唐诗”。曹松、张夫人、元淳、李冶、鱼玄机合一册,中缝题曰“晚唐诗”。无笺注、评点。有野香堂刊本。

  • 萧至忠

    【生卒】:?—713【介绍】:唐代诗人。沂州氶县(今山东枣庄南)人。少为畿尉。中宗神龙元年(705),以附武三思自吏部员外郎擢御史中丞,迁吏部侍郎。景龙元年(707)拜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睿宗即

  • 间气

    旧指英雄伟人,上应星象,禀天地特殊之气,间世而出。曹唐《勗剑》:“垂情不用将间气,恼乱司空犯斗牛。”

  • 昔日芙蓉花,今成断根草。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

    【介绍】:李白《妾薄命》诗句。谓人老珠黄,不复得幸。为以色事人者戒。

  • 乘龙

    ①传说黄帝成仙乘龙而上。事见《史记·封禅书》。后因以咏成仙事。刘复《游仙》:“功成弃之去,乘龙上天游。”②晋人以乘龙比喻桓氏二女嫁得佳婿。后以“乘龙”为女婿之美称。杜甫《李监宅》:“门阑多喜色,女婿近

  • 刘方平

    【生卒】:726?—?【介绍】:行八,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出身世家贵胄,而未登进士第,曾入幕,又怀才不遇,一生未仕。隐于颍水、汝水之滨。与李颀、严武等友善。善画山水,用笔灵妙;工诗,诗风风雅超然。《

  • 乐边人

    【介绍】:刘驾作。五言四句小诗,立意奇巧,不写边人之苦,因“在乡身亦劳,在边腹亦饱”。而百姓所在皆苦之意,自在言外。

  • 本师

    佛教徒对释迦如来的尊称。李端《慈恩寺暕上人房招耿拾遗》:“愿与神仙客,同来事本师。”

  • 炎帝

    ①传说中上古姜姓部族首领。原居姜水流域,后向东发展到中原地区。或认为炎帝即神农氏。刘禹锡《西山兰若试新茶》:“炎帝虽尝未解煎,桐君有录那知味。”②神话传说中主管夏令和南方的神。黎逢《夏首犹清和》:“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