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春桥欲醉攀花别,野路闲吟触雨行

春桥欲醉攀花别,野路闲吟触雨行

【介绍】:

张籍《送从弟删东归》颔联攀花别,折花赠别。南朝宋陆凯《赠范晔》诗有“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之句,遂成典。上句写桥头饯行,“欲醉”写出愁别心绪,“攀花”写出惜别情意。下句写别后怅然,“野路闲吟”已见孤独,又加“触雨”,更增寥落。

猜你喜欢

  • 百口累

    《晋书·周传》载:王导全家有被诛之虞,请求护军将军周的保护,说“以百口累卿”。后以“百口累”指极其重要的托付。独孤及《得李滁州书以玉潭庄见托因书春思以诗代答》:“知同百口累,曷日办抽簪。”

  • 柳伉

    【介绍】:唐代散文家。同州冯翊(今陕西大荔)人。生卒年不详。乾元元年(758)进士及第。授校书郎,充翰林学士(一作待诏,误)。出为鄠县尉。改太常博士,再充翰林学士。广德元年(763),上疏请斩宦官程元

  • 飞锡

    【介绍】:唐代高僧。生卒年、籍贯不详。玄宗天宝初,游京师,住终南紫峰阁草堂寺,复往大圣千福寺。代宗宝应元年(762),奉诏于大明宫内道场,与义学沙门良贲等参译《仁王护国般若经》、《密严经》,充证义正员

  • 鲈鱼脍

    东晋张翰被齐王冏辟为大司马东曹掾,居洛阳,见时局纷乱,祸难未已,欲退隐山林。因见秋风起,思念家乡吴地的莼菜羹、鲈鱼脍,遂弃官归吴。见《晋书·张翰传》。后因以“鲈鱼脍”谓见机归隐。亦用为思乡或咏吴地风物

  • 伶人

    【介绍】:五代吴时建康伶人,尝于宴间编排作戏,代阴府作判语讥嘲庐州观察使张崇索钱无厌。其姓名已失。《全唐诗》收其判语2句。

  • 四声

    指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四个声调。声调是汉语所固有的,只是在不同时期音值不同。至南朝齐时沈约、周顒等人认识到四声的不同,将平、上、去、入四声的变化特征应用于诗文创作,开始讲求诗歌格律,至唐代,格律诗形

  • 安邦策

    策论集。唐郭元振撰。《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郭元振《安邦策》一卷,《宋史·艺文志七》同。其后未见刊行著录,当已亡佚。

  • 许浑

    【生卒】:788?~858?【介绍】:字用晦,一作仲晦,行七。郡望安陆(今属湖北),籍贯洛阳(今属河南),寓居润州丹阳(今属江苏)丁卯涧,并自名其集为《丁卯集》,故人称“许丁卯”。大和六年(832)进

  • 陆长源

    【生卒】:?—799【介绍】:字泳之,行十二,苏州吴(今江苏苏州)人。新、旧《唐书》有传。代宗时为昭义军节度使从事。德宗建中初任建州刺史。兴元元年(784)权知湖州刺史,寻改信州刺史。贞元二年(786

  • 李园

    战国赵人。楚考烈王无子,春申君求妇人能生儿子者进之楚王,李园携其妹欲进之楚王,求为春申君舍人,献其妹于春申君,春申君幸之,有身孕。李园乃说春申君献其妹于楚王,生子,为太子。李园贵幸,恐春申君泄其妹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