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李含光

李含光

【生卒】:683—769

【介绍】:

唐代撰述家。扬州江都(今江苏扬州)人。本姓弘,避讳改。神龙初,出家为道士,居龙兴观。开元十七年(729)从司马承祯于王屋山传受大法。诏居王屋山阳台观。岁余,请居茅山。天宝四载(745)诏征至长安入禁中。六载(747),归茅山。七载(748),赐号元靖先生,复征至长安。九载(750)复辞归茅山。十载(751),辞告老,居紫阳之别院。大历四年(769)卒。博览群书,工隶书,长于撰述。有《本草音义》二卷,《老子庄子周易学记》、《老子庄子周易义略》各三卷(一说三篇),著录于《新唐书·艺文志》。《学记》系续仙家之遗事。诸书已佚。《全唐文》存文十四篇。事迹见唐颜真卿《有唐茅山元靖先生广陵李君碑铭并序》。

猜你喜欢

  • 法常

    【生卒】:752—839【介绍】:俗姓郑,襄阳(今属湖北)人。幼出家玉泉寺。贞元十二年(796),自天台移居明州余姚大梅山,世称大梅和尚。《宋高僧传》、《祖堂集》有传。《全唐诗补编·续拾》录诗偈2首。

  • 耳临清渭洗,心向白云闲

    【介绍】:李昂逸句。上句出自《高士传》,传说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逃避;尧又召他为九州长,他跑到颍水边洗耳,表示不愿听到这些话语。下句用陶弘景《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诗意。两句分别以许由、白云自比、自

  • 丹泥

    丹元和泥丸。道家谓心和脑。李商隐《戊辰会静中出贻同志二十韵》:“丹泥因未控,万劫犹逡巡。”

  • 谭峭

    【介绍】:字景升,泉州(今属福建)人。世称紫霄真人,又号正一先生、金门羽客,酷好黄老书,于嵩山学道十余年,又遍游名山,得辟谷养气之术,著《化书》六卷。闽王王昶、南唐中主皆重之。《十国春秋》有传。《全唐

  •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介绍】:李商隐七律诗《无题二首(其一)“凤尾香罗薄几重”》颔联。“扇裁月魄”谓裁制的扇形如圆月;“车走雷声”谓车驰之声如雷声隐隐。两句是女主人公对昔日邂逅情景的追忆:对方匆匆而过,自己含羞以团扇半掩

  • 都大

    ①大凡,一般地。元稹《和乐天题王家亭子》:“都大资人无暇日,泛池全少买池多。”②本来,本自。杜牧《云》:“尽日看云首不回,无心都大似无才。”

  • 唐元次山先生评传年谱

    孔德编。见《元次山年谱》。

  • 包何

    【介绍】:唐代诗人。字幼嗣。润州延陵(今江苏丹阳)人。生卒年不详。包佶兄。天宝七载(748)进士及第。授太子正字。大历中仕终起居舍人。能诗,有时名。与李嘉祐同年及第,相友善。《唐才子传》谓其曾师事孟浩

  • 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介绍】:岑参作。天宝十载(751)六月写于武威。诗以行云流水之笔,赞颂了李副使于火山炎热、行人断绝、边地月色惹人乡愁的情景中,从容万里西征、为国效力的英雄大丈夫气概。该诗在语言上脱口而出,一气呵成;

  • 念昔游三首

    【介绍】:杜牧作。诗是追忆往日游踪之作。第一首忆江南之游,第二首忆越州之游,第三首忆宣州之游。第一首突出作者潇洒飘逸的性格,宦游江南十载,不受繁琐礼节的束缚,徜徉于山光水色之中,情之所至,辄吟诗遣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