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795—817【介绍】:郡望博陵(今河北安平)。汾州刺史崔恭幼女。十八岁嫁与卢倕,随夫入闽中。后居洛阳,年二十三卒,传为升仙而去。《全唐诗》存诗1首。
【生卒】:772—829【介绍】:唐代散文家。字公修。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崔祐甫从子。补弘文生。德宗时为补阙。元和中,为户部郎中。十二年(817),为吏部郎中。迁给事中。十五年(820),由御史
①《庄子·骈拇》载,臧与谷二人同时牧羊,臧只顾读书,谷只顾赌博游玩,但他们的羊都走失了。后因以“亡羊”指因分心而误事。温庭筠《病中书怀呈友人》:“亡羊犹博簺,牧马倦呼卢。”②比喻面临复杂局面难以做出判
【介绍】:润州江宁(今江苏南京)人。隋时为延州参军,后调吏部,转元德太子学士。唐高祖时为陇西公府记室,文檄皆出其手。后迁太子中舍人。新、旧《唐书》有传。《全唐诗》存诗5首,《全唐诗补编·续拾》补录1首
即骇鸡犀。《战国策·楚策一》有“鸡骇之犀”。晋葛洪《抱朴子·登涉》:“南人或名通天犀为骇鸡犀。”古人认为通天犀角可以使鸡惊骇,故称“骇鸡宝”。亦称“骇鸡珍”。元稹《酬东川李相公十六韵》:“因持骇鸡宝,
商代伊尹想被商汤赏识而不得,乃变身为汤妻有莘氏的陪嫁之臣,背负饭鼎,以滋味为喻阐述王道大义,商汤认为他有才能,用为辅佐之臣。见《史记·殷本纪》。后因以“印从负鼎佩”谓寻求机遇,以求得到帝王的重用。李正
在四川省江油市青莲场(旧为彰明县所在地)。青莲场,又名青莲坝、青莲乡,原称清廉乡。相传李白家即在青莲坝漫波渡(又称漫陂渡、蛮婆渡),在今江油市涪江与盘江汇合处。此处有关李白遗迹颇多,今存有陇西院、粉竹
【介绍】:钱珝作。或作钱起诗,非。诗写于昭宗光化三年(900),珝由中书舍人贬为抚州司马途中,乃钱珝集中代表作品。描绘沿途风光,抒发贬谪情怀,反映兵火战乱,民生凋弊等,内容丰富。组诗全为五绝,精练秀朗
①指天下。韦庄《和郑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中原初纵燎,下国竟探汤。”②指京城以外的全国各地。李贺《勉爱行二首送小季之庐山》之二:“青轩树转月满床,下国饥儿梦中见。”③指外国。包佶《送日本国聘贺使晁巨
指东汉闵贡。闵贡,字仲叔。贡为东汉高节之士,爱清洁,不慕富贵,朝廷以博士征,不至。事见《后汉书·闵仲叔传》。王绩《北山》:“子平一去何时返,仲叔长游遂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