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诗词百科>灵澈

灵澈

【生卒】:746或748—816

【介绍】:

唐代诗僧。澈,一作彻。字源澄,一作澄源。俗姓汤。越州会稽(今浙江绍兴)人。生年一说天宝八载(749),不确。少聪察嗜学,不肯为凡夫,因出家,居越州云门寺。大历中,从严维学诗,得刘长卿皇甫曾称赏,遂有声名。建中中居湖州,与皎然游,并初游长安。贞元中再游长安,交结刘禹锡柳宗元吕温权德舆等,名振京都。因僧徒造流言挑动宦官,以侵诬罪流放汀州。约元和元年(806)遇赦归越州。四年(809)居庐山,与江西观察使韦丹交往甚密。后应宣歙观察使范传正邀,居宣州开元寺,元和十一年(816)卒。一说卒于越州山阴寺。年七十一(一说六十九)。工诗,与道标、皎然齐名,是皎然后成就较高之诗僧。刘禹锡幼时曾从其学诗。诗各体兼工,多酬赠寄送之作,挺拔瑰奇,颇有警句。皎然称:“观其风裁,味其情致,不下古手,不傍古人。”(《赠包中丞书》)刘禹锡谓其《芙蓉园新寺》诗“经来白马寺,僧到赤乌年”等“可谓入作者阃域,岂特雄于诗僧间邪”(《澈上人文集纪》)。《听莺歌》、《东林寺酬韦丹刺史》、《归湖南作》等为传世名篇。一生作诗二千首,门人删取(一作去)三百首,编为《澈上人文集》十卷,又编大历至元和间与诗人名流酬唱诗为《酬唱集》十卷,并著录于《新唐书·艺文志四》,已散佚。复著《律宗引源》二十一卷,已佚。今传辑本《澈上人诗集》一卷。《全唐诗》存诗一卷(“补遗”补一首),《全唐诗补编》补一首、断句二句。事迹见《宋高僧传》卷一五、《唐才子传校笺》卷三。

【生卒】:746或749—816

【介绍】:

一作灵彻,俗姓汤,字源澄,一字明泳。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宋高僧传》有传。幼年于云门寺出家。后从严维学诗,又至吴兴何山寺,与诗僧皎然游处唱和。德宗兴元、贞元年间赴长安、居嵩阳。后遭诬于权僧,以罪流汀州。宪宗元和初遇赦还。广游庐山东林寺、润州、湖州、越州等地,卒于宣州开元寺。灵澈工诗,驰名朝野。时人包佶卢纶刘禹锡柳宗元、李肇、李翱范传正等均与之交游唱酬。其诗多赠行、记游之作。工于造句,风调清新。《全唐诗》存诗16首,残句若干则,《全唐诗补编》又补诗1首又4句。

猜你喜欢

  • 眉娘

    【介绍】:见卢眉娘。

  • 离别在今宵——唐人送别诗一百首

    白晓朗、黄林妹评注。旅游教育出版社1991年9月出版。本书从大量唐代送别诗中精选百首,加以简单的注释和简要的评析。

  • 改头换面

    比喻仅有形式上的改变而无实质上的变革。寒山《诗三百三首》之二一三:“改头换面孔,不离旧时人。”

  • 孙文威

    【介绍】:见孙棨。

  • 西关

    指函谷关。李白《古风》之三六:“东海泛碧水,西关乘紫云。”

  • 蔡家亲

    晋张华《博物志》卷六:“蔡伯喈母,袁公〔熙〕妹曜卿姑也。”后用以称姑表亲。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 叉牙

    犹查牙。长短高低不齐貌。李贺《南山田中行》:“荒畦九月稻叉牙,蛰萤低飞陇径斜。”

  • 城社有狐

    比喻有危害国家的奸臣在朝。元稹《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庙堂虽稷契,城社有狐狸。”参见“社鼠”。

  • 早入荥阳界

    【介绍】:王维作。开元九年(721),贬官济州途经荥阳作。荥阳县,唐属郑州荥阳郡,今属河南省。诗写荥阳山川形势、风俗市情,烟火之稠密、郊邑之繁荣,历历可见。结尾表达了前途渺茫难测的心情。此诗写入境所见

  • 杂纂

    笔记。一作《义山杂纂》。唐李商隐撰。鲁迅疑非诗人李商隐之作。一卷。该书主要记录可资戏笑的俚俗常谈鄙事,用以类相从的体式。如“煞风景”条下,共列“松下喝道、看花泪下、苔上铺席、斫却垂杨、花下晒裩、游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