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诗词百科>独孤及

独孤及

【生卒】:725—777

【介绍】:

唐代散文家。字至之。河南洛阳(今属河南)人。排行十四。独孤郁父。幼有立身行道、扬名后世之志。天宝五载(746)离乡出游。七载(748),游学于长安。后以文章游梁宋,与高適贾至等交往甚密。十二载(753),送李白往曹南。十三载(754),应诏至长安,以洞晓玄经对策登科。次年,释褐授华阴尉,作《仙掌铭》。安史乱起,避地越中。乾元二年(759)春在苏州,有序送刘长卿贬南巴。上元元年(760)授左金吾兵曹,为江淮都统李岖幕掌书记。三年(762),为湖州武康令。永泰元年(765)授左拾遗。迁太学博士。二年(766),拜礼部员外郎。徙吏部员外郎。大历三年(768)出为濠州刺史。五年(770)改舒州刺史。八年(773)迁常州刺史。所治皆有政绩。十二年(777)卒,谥宪。世称独孤常州。与萧颖士李华等同为唐代古文运动先驱者,梁肃崔元翰陈京齐抗等皆出其门,对韩愈等有较大影响。其论文,不满于“先文字,后比兴,其风流荡而不返,乃至有饰其词,而遗其意者”,肯定陈子昂“以雅易郑”,萧颖士、贾至“振中古之风,以弘文德”,李华“以五经为泉源,抒情性以托讽”(《检校尚书吏部员外郎赵郡李公中集序》)。文章尤长于议论。梁肃《唐故常州刺史独孤公毗陵集后序》称其文:“操道德为根本,总礼乐为冠带,以《易》之精义,《诗》之雅兴,《春秋》之褒贬,属之于辞,故其文宽而简,直而婉,辩而不华,博厚而高明,论人无虚美,比事为实录。”代表作《仙掌铭》、《古函谷关铭》、《风后八阵图记》、《吴季子札论》、《琅玡溪述》等,都是唐文名篇。亦能诗。元辛文房称其诗“格调高古,风尘迥绝”。《海上寄萧立》、《山中春思》、《同岑郎中韦屯田员外花树歌》、《海上忆洛中旧游》等都是传世佳作。有集二十卷,为梁肃所编,名《毗陵集》,著录于《新唐书·艺文志四》。传世有明吴宽抄本,清乾隆赵怀玉据以校刻,《四部丛刊初编》本据赵本影印。《全唐文》编文十卷,《唐文拾遗》补一篇;《全唐诗》编诗二卷,《全唐诗补编》补四首。事迹见唐梁肃《常州刺史独孤公行状》、崔祐甫《独孤公神道碑铭》、《新唐书》本传、《唐才子传校笺》卷三。罗联添、赵望秦各有《独孤及年谱》。

【生卒】:725—777

【介绍】:

字至之,行十四,洛阳(今属河南)人。《新唐书》有传。天宝十三载(754)以洞晓玄经科制举及第,授华阴尉。安史乱中避地江南,充浙东、江淮幕府。广德元年(763)入朝为左拾遗,累历太常博士、礼部员外郎、吏部员外郎。大历中出为濠州、舒州、常州刺史,世称“独孤常州”。卒谥曰宪。独孤及反对骈文,提倡古文,为韩、柳古文运动重要先驱之一。工诗,风格古雅,具有很强的散文化倾向。有《毗陵集》传世。《全唐诗》编为2卷,《全唐诗补编》补诗4首。

猜你喜欢

  •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介绍】:李白《峨眉山月歌》首二句。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县。平羌江,即今青衣江,在峨眉山东北。二句写半轮峨眉山秋月,影入平羌江水,缓缓流动。充满诗情画意,神韵清绝。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依依惜别

  • 公侯复

    《左传·闵公元年》载:晋大夫辛廖为毕万占卜,得吉利之卦,告之曰“公侯之子孙,必复其始”。谓公侯的后代,必能发扬光大祖先的功业。后因以“公侯复”为振兴门户、光耀祖宗之典。杜甫《奉送二十三舅录事之摄郴州》

  • 五城桥

    桥名。在今江苏南京市秦淮河上。晋王敦作乱,其党徒王含、钱凤等于丹阳郡城(今江苏南京)东秦淮河、玄武湖一带造五城以负隅顽抗。唐代陆彦恭为令,造桥于城下,名五城桥。徐铉《奉和宫傅相公怀旧见寄四十韵》:“玄

  • 冯待徵

    【介绍】:蒲州(今山西永济)进士。玄宗开元七年(719),蒲州大云寺僧怀照自言日入母怀而生己,并镂石著验,冯待徵助实之,后坐此事受责。《全唐诗》录其诗1首,《全唐诗补编·续拾》重录并补足阙字。

  • 江令

    指南朝陈江总。罗隐《台城》:“丽华承宠渥,江令捧杯盘。”参见“江总”。

  • 春宴王补阙城东别业

    【介绍】:郎士元作。诗写别业的地势之胜和环境之美,柳、花、竹、瀑、莺、松、雨、苔等众多意象层层铺展,并紧扣“春”字。末两句又点明“宴”字,表达留饮的欢乐情怀。清金圣叹评曰:“此诗……字字出自匠心,字字

  • 苏伯玉

    古诗中所吟咏的人物,他“作人才多,智谋足”,离开家乡长安赴蜀,长久不归家,其妻作《盘中诗》思念他。见《玉台新咏》卷九。后用以指离家在外为官者。韩翃《送山阴姚丞携妓之任兼寄山阴苏少府》:“才子风流苏伯玉

  • 张翰思吴

    张翰,西晋吴人,字季鹰。齐王司马冏任命他为大司马东曹掾,翰见政局纷乱,为了避难,托以思念家乡的菰菜、莼羹和鲈鱼脍,解职而归。事见《晋书·张翰传》。后因以“张翰思吴”、“张翰思归”、“张翰知终”为思乡或

  • 高适和岑参

    周勋初、姚松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出版,为《中国古典文学基本知识丛书》之一种。该书共七万字,分十二节,将盛唐边塞诗派的两大巨擘高适和岑参合在一起进行评介。开头简要介绍了高、岑所处的开元、天宝时代

  • 其奈

    怎奈;无奈。杜甫《赠苏四傒》:“为郎未为贱,其奈疾病攻?”白居易《早春忆苏州寄梦得》:“诚知欢乐堪留恋,其奈离乡已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