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èn)不相符,不适合。白居易《元九以绿丝布白轻容见寄制成衣服以诗报知》:“欲著却休知不称,折腰无复旧形容。”齐己《移居西湖作》:“桃李别教人主掌,烟花不称我追寻。”
【介绍】:王维作。天宝间,王维在蓝田得辋川别墅,“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旧唐书·王维传》)本篇当即隐居辋川时作。初春之季,日光融融,风动百草,诗人与裴迪淡然望远,悠然赋诗。邻居
厌恶;痛恨。卢照邻《长安古意》:“比目鸳鸯真可羡,双去双来君不见。生憎帐额绣孤鸾,好取门帘帖双燕。”刘禹锡《牛相公见示新什谨依本韵次用以抒下情》:“荣华甘死别,健羡亦生憎。”
【介绍】:杜甫《遣意二首》其二诗句。二句写入夜之景,野船渔火,群雁聚栖,火“细”而“明”,正见初入夜而天色微暗,雁宿而曰“聚圆沙”,形象地描绘出暮色苍茫中群雁聚宿的模糊情状。
山名。在今湖南常德市郊。李白有《望木瓜山》诗。一说在今安徽省贵池市。
①踏青,游春。谭用之《寄阎记室》:“鳌逐玉蟾攀桂上,马随青帝踏花归。”②佛经故事中载:南窟仙人见鹿产下一女,便收取抚养,其女除脚似鹿外,全身似人,一日,洞中火灭,命鹿女往北窟仙人处取火。北窟仙人见鹿女
【生卒】:?—865【介绍】:唐代诗人。字莹之。渤海(今河北沧州)人。大中三年(849)进士及第,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出为剑南西川、荆南二幕掌书记。大中十二年(858),入拜右(一作左)拾遗。翌年,充翰
互相对偶的文句。由上联和下联组成。一般张贴、悬挂或镌刻在门、厅堂及柱子上。它是由诗词中的对句发展而来的,讲究对仗工整贴切,上句末字声调必仄,下句末字声调必平。
即髯参军。晋郗超的外号。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宠礼》:“王珣、郗超并有奇才,为大司马所眷。拔珣为主簿,超为记室参军。超为人多髯,珣状短小,于是荆州为之语曰:‘髯参军,短主簿,能令公喜,能令公怒。’”
①喻指飘游四方,行止不定。杜甫《清明二首》之二:“此身飘泊苦西东,右臂偏枯半耳聋。”②飘飞散落。韩愈《杏花》:“今旦胡为忽惆怅,万片飘泊随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