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ǐ)古代五音中的宫和徵。借指乐曲或音调。白居易《立部伎》:“雅音替坏一至此,长令尔辈调宫徵。”乐调需要调和故又引申指协调、治理。《郊庙歌辞·明皇祀圜丘乐章·太和》:“丹青寰宇,宫徵山川。”
诗集。唐王贞白撰。《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王贞白诗》一卷。《郡斋读书志》卷五下著录《灵溪集》七卷,谓手编所为诗三百篇为《灵溪集》,《直斋书录解题·诗集类上》著录同,并谓其集有自序,永丰人有藏之者。《
【介绍】:名无考,京兆(今陕西西安)人。中晚唐时人。曾于洛阳纳一美妓,妓死而韦氏子郁闷不乐,作悼亡诗甚多,逾年而卒。《全唐诗》存诗1首。
散乱貌。张元一《嘲武懿宗》:“裹头极草草,掠鬓不菶菶。”
“夜未央”的反用。权德舆《旅馆雪晴又睹新月众兴所感因成杂言》:“夜已央,乐未阑,狐裘兽炭不知寒。”
(号hào)古琴名。《淮南子·修务训》:“而不期于滥胁、号钟。”高诱注:“号钟,高声,非耳所及耳。”独孤及《夏中酬于逖毕耀问病见赠》:“遥指故山笑,相看抚号钟。”
【介绍】:杜甫《后游》颈联。烟,烟霭。暄,暖。野润之处,烟光微薄,是早景。沙暄之候,日色迟留,是昼景。张溍曰:“‘野润’二句,言当日景,‘润’字从‘薄’字看出,‘暄’字从‘迟’字看出,极细。”(《读书
相传周文王将出猎,占卜有何所获,卜辞有“非虎非罴”等语,为得贤辅之兆。果于渭水边得姜子牙。见《史记·齐太公世家》。古熊罴连称,后遂以“非熊”为姜太公的代称。欧阳詹《述德上兴元严仆射》:“非熊德愧当周辅
【介绍】:见罗隐。
【生卒】:?—916【介绍】:五代高僧。号长汀子。世称布袋和尚。一说明州奉化(今属浙江)人。身体肥胖,蹙额皤腹,言语无常,寝卧随处。常以杖荷布袋入市廛,见物则乞,得即入口,分少许入袋。卧于雪中,而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