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事件>云南彝民起义

云南彝民起义

1856—1876年(咸丰六年至光绪二年)间云南哀牢山区以彝族为主并有汉、回等族人民参加的反清起义。1856年5月(咸丰六年四月)云南哀牢山区雇农李文学在太平军战士王泰阶(汉族)和李学东(彝族)协助下,率彝、汉、回、苗、白、傣各族人民五千余人,在云南赵州弥渡县瓦卢村天生营誓师起义,李文学被推为彝家兵马大元帅,在密滴村设彝家兵马大元帅府,建立革命政权。李文学发布檄文,提出“铲尽满清赃官,杀绝汉家庄主(按指地主)”的口号,广泛团结各族人民共襄义举,狠狠打击“汉家庄主与皇清”等反动统治者。此后十余年间,起义军逐步控制了蒙化(今巍山)、弥渡、镇南(今南华)、楚雄、妥甸(今双柏)、景东、镇源、新平、元江、他郎(今墨江)等哀牢山区三万多平方公里的地区,人口达五十万。义军推行“庶民原耕庄主之地,悉归庶民所有,不纳租,薄赋二��(成),荒不纳”的土地政策,反对封建地主土地占有制度,并把“帅府督府近郊之庄主田亩,悉收为军耕”,从而发展了生产,改善了人民的生活。1872年(同治十一年)李文学率军救援被围的杜文秀起义军,兵败军溃,藏身南涧,因叛徒出卖而被捕,于1874年(同治十三年)在中街就义。义军在李学东领导下坚持战斗到1876年(光绪二年)。

猜你喜欢

  • 滇粤陆路通商章程

    见“中法越南边界通商章程”。

  • 逢泽之会

    战国中期的重要会盟之一。周显王二十五年(公元前344年),魏惠王召集宋、卫、邹、鲁等国国君及秦公子少官于逢泽(今河南开封东南)开会,并驱逼十二位诸侯以朝见周天子于孟津(今河南孟津东北、孟县西南)。魏惠

  • 铁官徒起义

    汉成帝时铁官刑徒的起义。汉代铁官刑徒,是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他们被剥夺了人身自由,在铁官监督下, 从事采矿、冶铁、铸造器械等苦役。汉成帝阳朔三年(公元前22年)夏六月,颍川郡(治今河南禹县)铁官徒申屠

  • 黄俄罗斯计划

    沙俄吞并中国东北的侵略计划。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三世梦想建立一个“俄罗斯——中华帝国”。其子尼古拉二世即位后,加紧了对中国东北的侵略扩张活动。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后,沙俄联合法、

  • 济州河

    河名。元代大运河的一部分。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开始由阿八赤主持开凿,至元十八年至二十年又由奥鲁赤主持在原来的基础上重新浚修。该河从济州(今山东济宁)向西北至须城安山(今山东东平西南),全长一百

  • 武王克商

    周武王即位后的第四年春,亲自率领兵车三百辆,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以及与周同盟的庸、蜀、羌、髳、微、卢、彭、濮等方国的军队东征,从孟津(今河南孟津)渡过黄河,于正月甲子清晨抵达商都郊外的牧野(今

  • 中南海铁路

    1888年(光绪十四年)冬,在北京紫禁城以西的太液池西岸开工修建了一条窄轨铁路,是为中南海铁路,南起中南海紫光阁,东北至镜清斋(今静心斋)大门。1889年(光绪十五年)建成通车。全长四百七十二丈,其中

  • 大延琳起义

    辽代渤海人民的反抗斗争。圣宗即位后,不顾东京(今辽宁辽阳)地区连年灾荒,民生艰难,先后以冯延林、韩绍勋为东京户部使,在当地强制推行“榷酤盐”,横征暴敛。又调民伕造船运粟米至燕京(今北京

  • 李接(楫)起义

    南宋孝宗时广西农民起义。淳熙六年(公元1179年)五月,容州陆川(广西今县)弓手李接(一作楫)利用宗教聚众起义。所至开仓赈济贫民,宣布蠲免十年民税,各地人民纷起响应,声势大振。设官分职,称“李王”。攻

  • 西平之战

    隋朝与吐谷浑之间进行的一次重要战役。吐谷浑是我国古代西部境内少数民族之一,当时居住于青海、甘肃之间。大业五年(公元609年),隋炀帝率兵西渡黄河,到达西平郡(今青海乐都),将击吐谷浑。吐谷浑可汗伏允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