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匈奴的分裂

匈奴的分裂

两汉时匈奴因统治集团内争曾两次分裂。汉宣帝五凤元年(公元前57年),五单于争立,是为匈奴第一次分裂(参见“五单于争立”)。东汉建武二十二年(公元46年),匈奴因连年旱蝗,赤地千里,草木尽枯,人畜饥疫,死耗大半,又遇乌桓进攻,处境危险。匈奴蒲奴单于担心汉朝乘虚出击,遣使求和亲。匈奴内部发生争权夺利的内讧,右薁鞬日逐王比因不得立为单于,心怀愤恨,密使汉人郭衡奉匈奴地.图,要求内附。建武二十四年,匈奴八部大人拥立右薁鞬日逐王比为呼韩邪单于,率众至五原塞(今内蒙古包头西北),愿永为汉藩捍御北边,并遣使至汉京师洛阳奉藩称臣。从此,匈奴分裂为蒲奴单于统治的北匈奴和呼韩邪单于为首的南匈奴两部分,是为匈奴的第二次分裂。

猜你喜欢

  • 钦察汗国

    蒙元时期的西北宗藩国,又称金帐汗国、钦察兀鲁思、术赤兀鲁思,公元1243年为拔都所建。成吉思汗西征后将新征服区分封给诸子,长子术赤封地在海押立(今苏联哈萨克塔尔迪·库尔干东)以西,乌拉尔河以东。术赤死

  • 泗州之役

    唐末庞勋农民起义军大败唐军的著名战役。泗州(今江苏盱眙)扼通济渠与淮河的汇合口,为兵家必争之地。咸通九年(公元868年)十月,庞勋兵围泗州,刺史杜滔负隅顽抗。起义军不断增兵会攻。唐廷亦多次派军增援。起

  • 交趾侵宋

    又称交州之变。宋神宗时交趾(在今越南北部)入侵事件。北宋建立后,与交趾王国基本保持和平交往,冲突很少。但自侬智高事件后,交趾统治者渐萌侵宋之心,时于宋朝边境掠夺骚扰。至其王李乾德时,更公然张贴榜文,攻

  • 唐征高丽

    唐初,朝鲜半岛高丽、百济和新罗三国鼎立。三国均李使与唐来往。唐太宗在平定东突厥和高昌之后,于贞观十八年(公元644年),以高丽联合百济攻新罗为借口,遣刑部尚书张亮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率江淮劲旅四万,战

  • 征爪哇

    元朝对爪哇(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的入侵。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二月,忽必烈借口爪哇黥元使者孟琪,遂以史弼、亦黑迷失、高兴并为福建行省平章,率福建、江西、湖广三行省兵二万,战船千艘,备一年用粮及

  • 王薄起义

    隋末农民起义之一。大业七年(公元611年)十月,邹平(今山东邹平)人王薄率先领导农民在长白山(今山东邹平南)起义,自称“知世郎”,又做“无向辽东浪死歌”,避征役者多往归之。起义军活动于齐、济二郡(今山

  • 祁连山之战

    汉武帝时霍去病出击匈奴的重大战役之一。汉武帝在与匈战争中,采用了正面坚持,侧翼出兵,东西夹击的方略。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春,霍去病率领万骑,出陇西(今甘肃临洮南),讨伐匈奴遫濮部,西入匈奴地千余

  • 清政府在日俄战争时的局外中立

    1904年2月(光绪二十九年十二月)日俄两个帝国主义为争夺中国东北爆发战争后,腐朽卖国的清政府不顾国家主权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屈服于帝国主义的压力,声称双方“均系友邦”,竟无耻地宣布“局外中立”,划

  • 吴越归宋

    宋代后周,吴越钱氏震恐,乃屈节事宋,多方顺从。宋灭南唐之役,吴越奉命出兵夹击助战。开宝九年 (公元976年)二月,其主钱俶奉诏偕妻子入朝,赵匡胤谕其纳土,钱俶惶惧而返。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三月

  • 高密事件

    清末山东高密农民阻止德国修筑铁路被镇压事件。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德国逼清政府签订《胶澳租界条约》,取得在山东修筑胶济铁路并可开采铁路沿线三十里以内矿产的特权。翌年德国强占土地房产,开工修路,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