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南昌教案

南昌教案

(1)1861年(咸丰十一年)法国天主教传教士罗安当借不平等条约为护符,要求发还教产,强行索地要房,并强令官吏张贴传教布告,激起官绅民众公愤。次年,湖南阖省驱教公檄传入江西, “众论沸腾”。前翰林院检讨夏廷榘,在籍甘肃臬司刘于浔等立即将檄文翻印, “一日夜刷印数百万张,遍贴省城内外通衢”。南昌群众奋起焚毁教堂、教会育婴堂、学堂及教民房屋,罗安当仓皇逃出南昌。南昌街头又张贴《扑灭异端邪教公启》,号召全省士民反对洋教。1863年(同治二年),罗安当企图再入南昌,因群众享以砖石而转往九江。清政府为了勾结法国镇压太平军,责令江西巡抚沈葆桢赔银一万七千两,重建教堂结案。(2)1906年2月22日(光绪三十二年一月二十九日)法国天主教南昌主教王安之在天主堂宴请南昌知县江召棠,强求推翻前年了结的新昌棠浦旧案,扩大传教特权,遭到拒绝。王安之竟在宴席上以餐刀将江刺伤致死,激起众怒,于是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学生罢课。2月25日(二月三日)数万群众于百花洲集会,焚毁法、英教堂、学堂,将王安之等九名传教士击毙。清政府在英、法公使胁迫下,将群众头领龚栋等十人处死,二十七人判刑,江西巡抚胡廷干、臬司余肇康、布政使周浩等被撤职,并与法国订立合同,赔偿法教士“恤”银五万两、教堂银二十万两、医院银十万两。

猜你喜欢

  • 大泽乡起义

    参见“陈胜吴广起义”。

  • 抗俄铁血会

    清末创建于东北的抗俄反清革命组织。创建者为河北丰润人丁开嶂,京师大学堂第一班毕业生,曾受孙中山革命思想影响。1904年(光绪三十年)日俄战争爆发后,丁开嶂基于对帝国主义侵略和清政府腐败无能的愤慨,与朱

  • 阴阳家

    春秋、战国时期提倡阴阳五行学说的学派。《汉书·艺文志》列为十家九流之一。阴阳家本来是中国古代研究天文、历法的。五行说本来是中国古代思想家用水、火、木、金、土五种物质来解释世界万物起源的学说。战国时出现

  • 穆泰、陆睿兵变

    北魏孝文帝在位(公元471年——499年)时,鲜卑贵族中的保守派反对迁都洛阳的一次军事政变。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孝文帝正式迁都洛阳。迁都引起了鲜卑贵族中保守派的强烈反对。二十年冬,孝文帝任命穆

  • 阪泉之战

    传说我国上古时代黄帝和炎帝进行的一场战争。黄帝是姬姓部落集团的首领,号轩辕氏(或有熊氏),兴起于陕西北部,沿北洛水南下,然后向东发展到中原地区。炎帝是姜姓部落集团的首领,号烈山氏(或厉山氏),始居姜水

  • 蒲安臣使团

    十九世纪末由美国人蒲安臣率领的清政府外交代表团。遣使出洋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各国向清政府提出的要求之一。总理衙门鉴于1868年(同治七年)将与各国进行修约交涉,特于1867年(同治六年)奏准遣使出洋

  • 米喇印、丁国栋起义

    清初甘肃地区的回民起义。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三月,米喇印、丁国栋在甘州(今甘肃张掖)发动起义,接连攻下凉州(今甘肃武威)、洮州(今甘肃临潭)、岷州(今甘肃岷县)、兰州、狄道 (今甘肃临洮)、渭源

  • 汉公车上书

    汉代臣民至京师公车司马处上书言事,议论得失,称为公车上书。公车,官署名,是卫尉的下属机构,长官为公车司马令。两汉时,上书者一般先到公车署,由公车司马令将章奏递转皇帝或大臣。皇帝有时亲自览阅章奏,如发现

  • 国民党

    中国资产阶级政党。中华民国成立后,许多革命党人热衷于资产阶级议会政治。他们为了争取在正式国会的选举中获胜,以便组织责任内阁,实行“政党政治”,主张扩大同盟会力量。1912年8月由于宋教仁等人的积极活动

  • 宋平南唐

    北宋攻灭长江下游李氏割据政权的战役。南唐在南方诸国中原较强盛,至其后期,政治日趋腐败,军事上屡败于后周,国力日衰。周亡,对宋屈节纳贡,以求苟延残喘。其后主李煜善属诗文,工于书画,明于音律,而沉湎于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