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大捷
义和团和清军阻击八国联军的战斗。1900年6月10日(光绪二十六年五月十四日)八国联军二千多人在英海军中将西摩率领下,由天津进犯北京,义和团和清军拆毁京津铁路路轨, 沿线阻击。13日(十七日)侵略军到达廊坊,又遭到义和团的猛攻。18日(二十二日)数千名义和团民和董福祥所部甘军二千多人,猛攻廊坊侵略军,毙伤敌人五十四名。次日,侵略军败逃天津,沿途不断遭到义和团的袭击。这场阻击战打死侵略军六十二人,打伤二百二十八人,粉碎了侵略者进犯北京的计划。
义和团和清军阻击八国联军的战斗。1900年6月10日(光绪二十六年五月十四日)八国联军二千多人在英海军中将西摩率领下,由天津进犯北京,义和团和清军拆毁京津铁路路轨, 沿线阻击。13日(十七日)侵略军到达廊坊,又遭到义和团的猛攻。18日(二十二日)数千名义和团民和董福祥所部甘军二千多人,猛攻廊坊侵略军,毙伤敌人五十四名。次日,侵略军败逃天津,沿途不断遭到义和团的袭击。这场阻击战打死侵略军六十二人,打伤二百二十八人,粉碎了侵略者进犯北京的计划。
1853年9月7日(咸丰三年八月初五日)刘丽川领导的小刀会起义军攻占上海县城。英、法、美三国驻沪领事趁机擅改1845年(道光二十五年)所订的《上海租地章程》,拟订出《上海英法美租地章程》,规定租界界限
官署名。西汉将尚书分为常侍、二千石、民、客等四曹,后扩至六曹。东汉始将尚书常侍曹改为吏曹,又称选部,专掌选举之事。魏、晋、南朝、北魏、北齐皆称吏部,北周称为天官,隋、唐初亦称吏部,武则天曾改称天官,唐
明代考核官吏的制度。对地方官吏的定期考核,叫做“大计”,也叫“外察”。孝宗时,规定外官(地方官)三年一朝觐,进行考察。其办法是, “州县以月计上之府,府上下其考,以岁计上之布政司,至三岁,抚、按通核其
我国古代党项羌拓跋氏所建政权名称。明道元年(公元1032年),宋以党项首领元昊为定难军节度使、西平王。契丹封之为夏国王。元昊遂改姓嵬名氏,自号“兀卒”,意即“青天子”,建元显道。大庆三年(公元1038
旧说,古代王畿以外,每五百里为一区划,按距离远近分为五等地带,分别对天子尽不同的义务。服,是服事天子之意。五服的名称是:侯服、甸服、绥服、要服、荒服, 见《尚书·益稷》、《禹贡》等。“五服”的说法反映
袁世凯为武力镇压国民党筹措军费并取得帝国主义的支持而向外国银行团的大量借款。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处心积虑建立独裁统治。他为了对付国民党在国会选举中的胜利,于1913年3月派人暗杀了宋教仁。
官署名。即门下省。唐玄宗开元元年(公元713年)改称黄门省,开元五年(公元717)年复旧称。参见“门下省”。
魏晋南北朝时期维护门阀地主特权利益的制度。“门阀”或“阀阅”系指地主阶级的上层。凡累世显贵之家即称为门阀世族地主,他们在政治、经济和文化诸方面都享有特权。门阀地主由汉末豪族大姓发展演变而成。曹丕称帝后
指南宋宁宗时史弥远政变后废除韩仛胄当政时各项措置一事。宁宗继位后,任用韩任胄执政,追封岳飞,削秦桧爵,贬抑道学,出兵北伐,颇有一番新的气象。史弥远政变后任知枢密院事,进为右丞相,遂一反韩仛胄执政时国策
西周中央政权两大官署之一。其长官称卿事,亦作卿士。殷墟甲骨文已有“卿史”,即卿事,但其具体职掌不明。周代卿士多由太师或太保兼任,管理一切军政事务和四方诸侯事务,周初铜器《令彝》铭文“王令周公子明保尹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