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事件>海兰泡和江东六十四屯大惨案

海兰泡和江东六十四屯大惨案

海兰泡原名孟家屯,位于黑龙江瑷珲县黑河镇对岸,本是中国的一村子。1858年(咸丰八年) 《瑷珲条约》签订后被沙俄割占,改名为布拉戈维申斯克 (意为“报喜城”),此地世代祖居的中国人成为侨民。1900年(光绪廿六年)义和团运动期间,沙俄在派军队参加八国联军进攻京津的同时,大规模出兵侵入东北三省。7月15日(六月十九日)俄军封锁黑龙江,违背送中国居民过江的许诺,扣留全部船只,不准中国居民过江,当晚逮捕城内和附近村庄的中国人,洗劫中国居民住宅和商店,抵抗者立遭杀害。从17日至21日(二十一日至二十五日)沙俄阿穆尔地方军政当局先将中国居民驱赶到黑龙江边,然后用鞭抽、刀刺、斧砍、枪击,进行野蛮屠杀,杀害中国居民六、七千人。海兰泡的爱国同胞心向祖国,在俄军屠刀面前,奋勇抵抗,有的赤手空拳同全副武装的俄军搏斗,直至牺牲;有的夺取敌舰驶回祖国,有的泅到对岸,又返身江左投身抢救难胞的斗争。江东六十四屯位于黑龙江左岸,精奇里江南岸,从两江汇合口起至霍尔莫勒村对岸止,南北一百五十华里,东西七十华里,土地肥沃, “富甲全省”。历史上曾有六十四个中国居民的村屯,遂习称为六十四屯。按《瑷珲条约》规定,中国居民不仅有权在此“永远居住”,而且中国政府对这里也享有永久管辖权。海兰泡大屠杀后,从7月16日至7月21日(六月二十日至六月二十五日)六天之内,江东六十四屯全部被俄军抢劫和烧毁,居民被驱入江中溺死者七千余人。补丁屯等二十八屯同胞各“聚一火屋中,焚毙无算”。江东六十四屯居民面对沙俄武装侵略,自动起来进行自卫。在卜尔多战役中,配合清军。袭击了俄军哨所,歼敌百余名,焚毁火药库一庄,为江东六十四屯同胞渡江争取了时间。俄军血洗江东六十四屯后,悍然宣布江东六十四屯已归俄国当局管辖,凡离开俄方河岸的中国居民,不准重返结雅(即江东六十四屯)地区,他们的土地将交给俄国殖民者,供其使用。中国人民辛勤开发的这块土地永远地被俄国霸占了。但这里的中国人民却从未停止反抗斗争。

猜你喜欢

  • 三家分晋

    春秋战国之际晋国为赵、魏、韩三家贵族瓜分的历史事件。春秋末年,晋由赵、韩、魏、知、范、中行等六卿专权。公元前490年,赵氏击败范氏、中行氏,范氏、中行氏出奔。公元前458年,知氏联合赵、韩、魏三家尽分

  • 广方言馆

    方言指称地方语言,称外国语言为方言,寓鄙视之意。(1)1863年 (同治二年)江苏巡抚李鸿章奏请仿京师同文馆例,在上海设立, 称广方言馆,亦称上海同文馆。先后设立英、法、日、俄四个语种,并有自然科学课

  • 蔡国

    西周分封的诸侯国。姬姓。封于周武王克商后,开国君为周武王弟叔度。都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叔度因参加武庚叛乱,被周公放逐,其子蔡仲(名胡)复封于此。春秋时蔡为小国,常追随于楚。蔡灵侯时为楚所灭。三年后

  • 鸿沟为界

    汉高帝四年(公元前203年)项羽与刘邦相约, 以鸿沟(自河南荥阳北引黄河水东南至淮阳入颖水)为界,中分天下,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参见“楚汉之争”)。

  • 穿鼻之战

    鸦片战争前夕中英间爆发的前哨战。1839年7月(道光十九年五月)林维喜案后,英驻华商务监督义律拒交凶手,林则徐下令英船在三日内或具结入口或驶离回国,不许其在零丁洋面停泊。11月3日(九月二十八日)英船

  • 开皇律

    隋文帝开皇年间制定的法律。原文已亡佚。开皇元年(公元581年),隋文帝命尚书左仆射兼纳言高颎,上柱国、沛国公郑译,上柱国,清河郡公杨素等大臣制定新律。开皇三年,又命太子少保苏威、秘书监牛弘等改定之,制

  • 魏绛和戎

    晋国魏绛实行的与戎族和好的政策。公元前569年,晋国北方以无终(当时居于今山西太原附近)为首的戎人部族遣使到晋国,通过魏绛向晋悼公请求和好。悼公本来不相信戎狄,魏绛向悼公陈述和戎的五大好处,即可以用财

  • 王官之役

    春秋时期秦穆公对晋发动的一次战役。秦穆公在崤之战败于晋国后,引咎自责,仍然信任这次战争中被晋国俘获过的秦军统帅孟明视等人,激励他们向晋国报仇雪耻。两年后,秦穆公命孟明视等人将兵伐晋,战于彭衙(今陕西白

  • 天津协定

    见“中法越南边界通商章程”。

  • 完璧归赵

    战国晚期,赵国蔺相如出使秦国的故事。周赧王三十二年(公元前283年),赵惠文王得到楚国和氏璧。秦昭王听说,派人致赵王信,愿以十五城交换玉璧。当时秦强赵弱,赵王怕给了璧、得不到城。宦者缪贤乃向赵王推荐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