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钦定)天禄琳琅书目

(钦定)天禄琳琅书目

十卷,后编二十卷。清于敏中等奉敕编,彭元瑞等奉敕续成。于敏中(1714-1778),字叔子,又字崇棠,号耐圃,江苏金坛人,著名目录学家。乾隆初年中进士,授编修;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以户部侍郎兼军机太臣,后累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因其博学多才,通晓古今,颇为乾隆皇帝所赏识。乾隆十四年(1749),奉敕而编的《天禄琳琅书目》,系清宫昭仁殿藏书之目。“天禄琳琅”是对殿中藏书的赐名。该书十卷。卷一宋版经,卷二宋版史、子,卷三宋版集、金版史,卷四影宋抄,卷五元版经、史,卷六元版子、集,卷七明版经,卷八明版史,卷九明版子,卷十明版集,共收录图书四百二十九部。嘉庆三年(1798),彭元瑞等在此基础上续纂了后编二十卷,卷一宋版首部(御题);卷二、三宋版经;卷四宋版史;卷五宋版子;卷六、七宋版集;卷八影宋抄、辽版经、影辽抄经、金版子、元版经;卷九元版史;卷十元版子;卷十一元版集;卷十二、十三明版经;卷十四、十五明版史;卷十六、十七明版子;卷十八至二十明版集、明抄。其收录宋、金、元、明版图书六百六十三部。正续集共计著录善本书一千零九十二种。该书所著录的图书,在书名、函数、册数之下记内容、考证,再详记印记,最后记缺佚。解题简明扼要,说明其刻印年月、各藏家为之写的题识印记,详考其时代爵里,授受之源流。对于一书有两种版本,又都刻工精致,则二者并录;对于同一书同一版,但有两印,又都非常良好,则两种本子一并收录。该书目所著录的宋、金、元、明各代图书,以经、史、子、集分部,每部之下所收图书,按时代为次排列。这部官修善本书目,对后世影响很大。“后来撰善本书目者,莫不谨守其法焉”(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正编所载因嘉庆二年(1797)十月乾清宫火灾被焚,一部未存,后编之书亦有散失,该书仅以抄本传世。王先谦于北京得旧抄本,参考湘潭周氏之抄本,得诸家之本而刊行,得以流传。现存清光绪十年(1884)长沙王氏(先谦)刊本。

猜你喜欢

  • 晏子春秋校本

    七卷。清苏舆(详见《春秋繁露义证》)撰。此书以孙星衍《晏子春秋》校本为主,而以别本参校,并仿王先谦《荀子集解》体例,将孙星衍《晏子春秋音义》、卢文弨《晏子春秋拾补》、王念孙《读晏子春秋杂志》、俞樾《晏

  • 同声续千字文

    六卷。清朱紫撰。朱紫生平见“同声千字文”。朱氏据明章黼《韵学集成》,采其字样,别撰《续千字文》,分天地鸟兽草木饮食衣服宫室人事各门,傍注小字简释字义。其次列同声之字,一如《同声千字文》之例,因其文,随

  • 四书古人典林

    十二卷。清江永(详见《四书典林》)撰。是书分帝王、古贤、圣贤、诸侯、大夫、杂人、列女各部,凡二百余人,大旨为举业而作,但跟坊行诸本迥然有别。向来援引错谬,江永都一一为之订正删削,其中尤其重要者,如孔子

  • 黄山领要录

    二卷。清汪洪度撰。汪洪度,字于鼎,安徽人。其结庐于始信峰顶,读书十载。爱黄山奇丽,则于古今流传之迹,峰峦松石之奇,撮其大要,撰成此书。《黄山领要录》知不足斋丛书本,共二卷。卷一,黄山(附长洲朱鹭、黄华

  • 春秋握奇图

    一卷。金利銮孙撰。利銮孙字士贵,盱江(今江西临川)人。该书以编年为经,以各国之事为纬,分列条注其源流始末,其后又加以论述。清乾隆间四库馆臣所见《永乐大典》本,只有其论而无年表。

  • 归田录

    二卷。宋欧阳修(详见《毛诗本义》)撰。此书是欧阳修辞官隐居颖州时所作,故书名《归田录》。全书共二卷,一百一十五条,作者在《自序》中说:“归田录者,朝廷之遗事,史官之所不记,与士大夫笑谈之余而可录者,录

  • 澹勤室诗

    六卷。《补遗》一卷。清傅寿彤(1818-1887)撰。寿彤字青余,晚号澹叟,贵州贵筑(今贵阳)人。道光举人,咸丰进士,改庶吉士。光绪时官河南按察使,旋署河南布政使。平生笃守阳明之学。工书法,师事何绍基

  • 尚书正义

    二十卷。唐孔颖达(详见《周易正义》)等奉敕撰。《尚书正义》又称《尚书注疏》。《尚书》系上古典章文献之汇编,原只称《书》,战国后儒家尊称之为《书经》,西汉之后始用今名,以其为上古之书,故称(“尚”通“上

  • 草木子

    四卷。明叶子奇(详见《太元本旨》条)撰。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春,有司祭城隍神,群吏窃饮猪脑酒,县学生举发其事,叶子奇恰好也在场,遂受株连逮系狱中。在狱中,叶子奇用瓦磨墨,有得辄书,后被释放家居,

  • 兰雪集

    一卷。元张玉娘撰。玉娘生卒年未详。松阳(今属浙江)人。明慧知书。少时许配给沈佺。后父母有违言。玉娘不从。时沈佺有疾,玉娘折简贻佺,以死自誓。佺卒,玉娘也忧郁而死。明嘉靖中,邑人王诏得其遗诗,于是为作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