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崖考古录

■崖考古录

四卷。清钟怀(1761-1805)撰。钟怀字保岐,号崖,江苏甘泉(今扬州市)人。诸生,嘉庆甲子举优贡生,未及廷试即卒。与阮元、焦循友善,共治经学,旦夕讨论,务求于是。本书前有阮元、阮亨二序,又有焦循所撰墓志铭,称钟怀所著,有《春秋考异》、《说书》、《区别录》、《论语考古》、《祭法解》、《周官识小》、《汉儒考》、《考古录》、《兴艺塾笔记》等书,取其精华,共得四卷,即本书。书中除古诗用律句一条之外,其余都是考证经义字义。其中重要的,如“卫輙据国”条,援引何休《公羊》、江熙《穀梁》二注,而汇注根据蒯瞆称世子,是灵公不命卫輙,尤其是不易之论。又“彻田为粮”条,认为助彻是通名,贡之实也是十一,《夏小正》称初服于公田,可以为证。《孟子》论彻不举夏,主要是因为诸侯去籍,无由考之。又“毛郑昏月”条,根据束晳《五经通论》,认为毛郑之说均失之,春秋二百四十年,鲁女出嫁,夫人来归,大夫迎女,天王娶后,从正月到十二月,都不以得时失时作褒贬。这二说都自出特见,创而惬理。又《论语》“予有乱臣十人”,《释文》作“予有乱十人”,钟怀根据《左传》“叔孙穆子谓武王有乱臣十人”及苌弘引《太誓》说“予有乱臣十人”,用以证明《论语》没有“臣”字,是出现了脱误。《家语》说樊迟小孔子四十六岁,《史记》则说小孔子三十六岁,钟怀依据《左传》哀公十一年清之役,季孙说:“须也弱”,依照《家语》计算,樊迟当时正二十五岁,以《礼记》“二十日弱”例推,认为《家语》是对的。此外,对于名物、训诂多有订正,也间或有习见之说,未曾删削。所辨两汉五经博士一篇,尤为详尽明核。书名叫“崖”,源于钟怀的号,书末即载有“”字考。钟怀与阮元少时同学,本书是阮元为其刊刻,间杂讹字,后有影印本,附鲍鼎所作《校勘记》一卷。主要版本为嘉庆十三年刊本。

猜你喜欢

  • 丛语

    十二卷。明吴炯(生卒年不详)撰。吴炯字晋明,松江华亭(今上海)人。万历十七年(1589)进士,官兵部主事、杭州府推官等。后乞假归,久之起故官。天启中累迁南京太朴寺卿。魏忠贤党人石三畏,追论吴炯党庇顾宪

  • 尚书商谊

    三卷。王树楠撰。王树楠(1859——1936年)字晋卿,号陶庐老人,近代学者,新城(今山东桓台)人,清光绪年间进士,官至新疆布政使。清亡入民国后,曾参加编修《清史稿》,著有《陶庐文集》等。在“自序”中

  • 春秋穀梁传例

    一卷。晋范宁(详见《春秋穀梁注疏》)撰,清王谟辑。范宁是东晋著名经学家,尤精于《穀梁传》,其《春秋穀梁传集解》在中国经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隋志·经籍志》又著录范宁《春秋穀梁传例》一卷。据《春秋穀梁传

  • 罗氏识遗

    见《识遗》。

  • 马边厅志略

    六卷,首一卷,清周斯才纂修。周斯才,字梦溪,上元人。《马边厅志略》嘉庆十年(1805)刻本,共六卷。卷首小引、纂修姓氏、凡例、图说。正文分为:卷一,天文志,含分野、节序、气候、灾异。卷二,地理志一,含

  • 草书千字文

    一卷。唐欧阳询书。欧阳询(557-641),字信本,潭洲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官至弘文馆学士等。工书法,学“二王”,于平正中见险绝,自成一体,为唐代著名书家之一。欧阳询所书之《草书千字文》,曾与唐太宗

  • 费氏遗书

    三种,五卷。明末清初费密(1623-1699)撰。费密字此度,号燕峰,新繁(今属四川省)人。曾组织地主武装对抗张献忠农民起义军,失败后流寓江苏泰州,著书终身。主张“道”应“致用”,反对理学空谈。著有《

  • 茶香室经说

    十六卷。清俞樾(详见《群经平议》)撰。此书作于《群经平议》之后,故其中《易》“贲亨小”、“旧井无禽”、《书》“冀州既载”及《礼记》“与为人后者”数条,都是更正《群经平议》之作。其说经义,瑜瑕互见。如《

  • 读尚书日记

    一卷。清余宏淦撰。余宏淦为江苏昆山人,诸生。此书稽考古义,颇有所获,偶尔还考订江声、孙星衍、王鸣盛、段玉裁、王引之、朱彬、冯登府等人的一些错误。比如“敬授人时”的“人”字,余宏淦认为不一定是卫包所改;

  • 五砚斋困知经说

    一卷。清梁恩霖(生卒年不详)撰。梁恩霖,字可孙,江苏江都(今扬州市境内)人。民国十四年(1925)所修县志有其传,称其少年时便补诸生,文章写得很好,但考场运气不佳,屡试不中,困于考场。太平天国起义,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