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三体摭韵

三体摭韵

十二卷。清朱昆田(1652~1699)撰。朱昆田字西畯,浙江秀水人。朱彝尊之子。承其家学,工于诗。著有《笛渔小稿》,附于其父《曝书亭集》之后。此书仿宋阴时夫《韵府群玉》的体例,取前人骚、赋、诗中的新艳的字句,排纂成编,所以名曰“三体”。所录至元代而止,十分繁富,但舛误之处亦很多。如椒风殿见《两都赋》,却引崔国辅诗。唐弓字见庾信《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序》,乃引贺知章诗。虽然都属词赋,书引却舍前取后。又如己引古诗之鱼戏莲叶东,又引岑德之莲东自可戏,别出莲东一条。似显繁复。再有梁简文帝诗之剑饰丹阳铜,“铜”字本为金字旁,却误收在“桐”字下。书似草创未定之本。

猜你喜欢

  • 敦煌写本校春秋正义衔名

    一卷。无名氏撰。原卷存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编目为3311号。首题永徽四年(653)二月二十四日,当为初唐旧物。唐代学者孔颖达等撰《五经正义》,其中《春秋正义》三十六卷。《校春秋正义衔名》就是收录奉命校

  • 四书改错

    二十二卷。清毛奇龄(详见《四书正事括略》)撰。题云《改错》,系改朱子之错。朱子作《四书章句集注》,自谓铢两悉称,经数百年无微词。但朱注详义理而略名物,义理也不能说无谬误。毛奇龄治经专主攻朱。是书更深文

  • 汪禹又诗集

    八卷。明汪淮(约1570年前后在世,)撰。汪淮,字禹又,安徽休宁人。生平事迹不详。著有《汪禹文诗集》。是集皆古今体诗,凡八卷。前有陈履、王世贞、刘凤、汪道昆、吴子玉诸人序。据吴子玉序称:“令其伯子懋孝

  • 养蒙集

    十卷。元张伯淳(1242-1302)撰。伯淳字师道。崇德(今属浙江)人。宋末举童子科。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授杭州路教授,大德中拜翰林侍讲学士。著有《养蒙集》。此集又称《养蒙先生文集》。乃其子张

  • 史韵

    二卷,明赵南星(1500-1627)撰。赵南星字梦白,号侪鹤,别号清都散客。高邑(今河北元氏县)人,万历年间进士。历任户部主事、吏部考功、文选司员外郎。万历二十一年(1593)被诬专权植党,贬官为民。

  • 桃源洞志

    不分卷。清释兰岩撰。桃源山在桃源县西南30里,洞在半山腰。全志不分卷,内容为:图说、途胜、陶潜《桃花源记》、明清人游记、序、辩论、说、考、赋、书、修建、洞略、碑刻、诗。此志体例杂乱,是山志中最劣者。《

  • 磁人诗

    十卷。清杨方晃(生卒年不详)编。方晃有《孔子年谱》,已著录。此集共十卷,所录皆磁州(今四川庐县)之诗。上自唐下迄清,收诗人八十余家,诗一千余首。均各系每人事迹,出处甚详。然因意在表彰,集中取去不严。故

  • 刘河间伤寒直格方论

    见《伤寒直格方伤寒标本心法类萃》。

  • 离骚解

    ①一卷。清顾成天(生卒年不详)撰。顾成天,字良哉,号小厓,松江(今上海)人。雍正八年(1730)赐进士,授编修。官至少詹事、翰林院侍讲。著有《离骚解》、《楚辞九歌解》、《读骚别论》各一卷。另有《金管集

  • 春秋属辞会义残本

    一卷。清陈用光(1768-1835)撰。用光字砚士,一字实思,江西新城(今江西黎川)人。嘉庆六年(1801)进士,由编修官至礼部左侍郎。曾师事姚鼐,著有《衲披录》、《太乙舟诗文集》及《春秋属辞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