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三国志平话

三国志平话

上中下三卷。不知作者姓名,元人编刊。讲史话本小说,叙东汉末年天下大乱,魏、蜀、吴三国争雄故事。卷上记汉灵帝时黄巾起义,刘备、关羽、张飞乘时而出,止于斩吕布。卷中记刘备受封豫州牧,止于赤壁之战。卷下记刘备取西川,终于西晋统一。书的头回由司马仲相阴司断狱叙起:说韩信、彭越、英布被刘邦冤杀,司马仲相判韩信、彭越、英布分别投生为曹操、刘备、孙权,三分汉室天下以报屈斩之宿仇,司马仲相亦因断狱公允转世司马懿而并收天下。这种开头即挑明全书情节因果的笔法在同刊五种平话小说中为独有,类似于后世章回小说的“楔子”。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曾将这个开头故事敷演成《闹阴司司马貌断狱》。其中对历史做以果报宿命解释的观念自然不足取,但也曲折表现了人民群众对古代著名人物屈死于封建皇帝之手的不平情感。除这个开头部分外,全书绝少神怪色彩。但述事不拘于史实,多取里巷传闻,并经说话人的想象和虚构,人地称谓亦多与史不合,与《前汉书平话》相比是别一种风格。其长处是情节新奇生动,描写诙谐风趣,文辞简率朴质,具有较浓厚的民间传说色彩。但也因其述事多不合史实和某些情节夸诞乖张而被文学史家讥为类于“柴堆三国”。该书拥刘贬曹倾向比较鲜明,主要情节也粗具罗贯中《三国演义》规模,是研究《三国演义》成书和演变的重要资料。有元至治年间建安虞氏刊《全相平话五种》本,藏日本内阁文库。据此影印的有1956年文学古籍刊行社《全相平话五种》本。另有日本盐谷温影印本,涵芬楼翻印本,海宁陈氏《古佚小说从刊》本。今行世的排印本有1955年古典文学出版社排印本,1959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重印本,199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丁锡根点校的《宋元平话集》本。

猜你喜欢

  • 几上语

    一卷;《枕上语》,一卷。宋施清臣(生卒年不详)撰。施清臣号东洲,自称赤城散吏。生平事迹不详,仅知其为南宋淳祐(1241-1252)间人。此二书所记,以佛教、道教为宗旨,杂以儒学道理,阐发三教融会为一之

  • 大儒学粹

    九卷。明魏时亮(生卒年不详)撰。魏时亮字敏吾,南昌(今属江西)人。嘉靖十四年(1535)中进士。官至工部侍郎。初好交游,负意气。后因受挫折,潜心研习性理之学。任兵科给事中时,曾奏请以薛瑄、陈献章、王守

  • 小嫏嬛馆丛书十二种

    七十四卷。清陈乔枞(1809-1869)撰。陈乔枞字朴园,一字树滋,闽县(今福建闽侯)人。道光举人。曾任江西临江、抚州知府。其父陈寿祺曾被阮元聘入“诂经精舍”,后又主讲泉州清源书院、鳌峰书院。擅长辑佚

  • 陈景晨遗书

    三种,八卷。清陈经撰。陈经字荆溪,宜兴(今属江苏省)人。生卒年不详。性好读书,家贫无书,多向人借阅;屡试不第,遂日事著述,授徒于梵觉庵,以布衣终。撰有《续太平广记》四十卷,仅有稿本。丛书所收三种:《墨

  • 经义文要

    十卷。清李元春辑。首有李氏自序,称“以文明经,犹之以经明道。汉人训诂不言文,自是文之一体。唐宋以后文不尽说经,而说经之文贵”。又说“汉魏时郑王便分门户,至宋每翻旧说,近则又多遵汉以斥宋。不敢以私见分左

  • 虞精集

    八卷。明周伯耕(生卒年不详)撰。周伯耕,字更生,莆田(今福建省莆田县)人。生平事迹不详。书名“虞精”,取虞人猎百禽之精之意。共八卷,书前有李维桢序,序中称原书正、续共百余篇,莆田知县郭如暗为之刻四十七

  • 中庸辑略

    二卷。宋石编,朱熹删定。字子重,号克斋,新昌人,生卒年不详。绍兴十五年(1145)进士,官至太常主簿,出知南康军。《中庸》为《礼记》第三十一篇,本不属于《礼经》,而是子思之作。汉儒以无所附属,编之于《

  • 迩训

    二十卷。明方学渐(约1573年前后在世)撰。方学渐,字达卿,号本庵,桐城人,生卒年均不详。官大理寺少卿。著有《桐彝》三卷等。《迩训》一书专载方学渐家乡人物的言行、事迹、交谊和他的先世可以效法的事迹的笔

  • 植物学启蒙

    一卷。英国艾约瑟(详见《格致质学启蒙》)译。不著撰人。这是一部与当时流行的植物学编排方式不同的普及性译著,当时通行的植物学书籍,一般先论植物之营养繁殖机能,再述植物界的部门品类。《植物学启蒙》全书共三

  • 国朝汉学 师承记

    八卷。国朝经师义一卷。国朝宋学渊源记二卷,附一卷。清江藩(1761-1831)撰。藩字子屏,号节甫,别号郑堂,甘泉(今属江苏江都)人,监生,少受业于惠栋。博综群经,通知作者之意。学有师法,义据斯严。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