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乐府余论

乐府余论

一卷。清宋翔凤撰。翔凤字于庭,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卒年俱不详。嘉庆举人,官知州。其精心于经学,著有《大学古义说》等。此书为论词之作,只有十六则,颇有独得之处。主要为辨正性的文字,如辨古石刻〔洞仙歌〕为南宋人伪托,辨秦观〔踏莎行〕“斜阳暮”三字不重出等等。宋翔凤谈词着重从音乐方面进行探讨,他说:“宋元之间,词与曲一也。以文写之则为词,以声度之则为曲。”作词的人应该既讲文理,又讲节奏,二者兼顾。他对“度曲者,但寻其声,制词者,独求于意”的作法表示不满。其论慢词始于柳永一则,能联系宋仁宗时期的太平繁庶景象,认为当时的歌台舞榭,竞唱“新声”,柳永在政治失意的情况下迎合时代潮流,谱词造曲,为了方便妓人传唱,又以俚语俗言编入词中。其后,苏轼、秦观、黄庭坚等人继作,慢词遂盛行于世。此外,论词的令、引、近、慢与小令、中调、长调的区别等见解,也有一定参考价值。宋翔凤受浙派诗人影响,论词以南宋为主,尊姜夔为诗家之杜少陵,认为姜词“继往开来,文中关键。”但是,他更偏重南宋词人感怀国事,系情旧京的作品,他肯定姜夔是如此,肯定张孝祥、辛弃疾也是如此。这些,又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浙派偏重形式姣巧而忽略作品社会内容的创作倾向。宋翔凤尊尚屯田,最为有识。慢词虽不尽始于宋仁宗之时,然女郎歌咏,会社流行,实为屯田之功。谓《草堂诗余》以征歌而设,真能知草堂者。惟小令、中调、长调之名,实始于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顾从敬所刻《类编草堂诗余》。翔凤竟谓《草堂》所固有,则为千虑之一失。有《云自在盦丛书》本。

猜你喜欢

  • 上虞县五乡水利本末

    二卷。元陈恬撰。陈恬,字晏如,上虞人。常与杨翮、刘仁本友善,工诗文,元末不仕,平生亦无多著述,惟深究本乡湖田之利。因成是书。《上虞县五乡水利本末》影钞明刊本,共二卷。其卷首冠图四幅,曰夏盖湖图,曰上妃

  • 产育保庆集方

    见《产育宝庆集》。

  • 说文重文管见

    一卷。近代萧道管(1855-1907)撰。道管福建侯官(今闽侯)人,为陈衍之妻室。著作尚有《列女传集解》,《然脂新话》、《诗古文辞长短句杂记》、《萧间堂札记》等。是编前有壬子(1912年)重阳陈衍序,

  • 论篆

    一卷。唐李阳冰(生卒年不详)撰。阳冰字少温,赵郡(今河北赵县)人。宝应元年(762)为当涂令,官至将作监。擅长篆书,有碑刻《恬亭铭》,刊定《说文》为三十卷。是编乃后人所辑,系论书体之作。其中历举了李斯

  • 马边厅志略

    六卷,首一卷,清周斯才纂修。周斯才,字梦溪,上元人。《马边厅志略》嘉庆十年(1805)刻本,共六卷。卷首小引、纂修姓氏、凡例、图说。正文分为:卷一,天文志,含分野、节序、气候、灾异。卷二,地理志一,含

  • 论语说

    ① 二卷。清桑调元撰。桑调元字弢甫,钱塘(今属浙江杭州)人,生卒年不详。雍正十一年(1733)进士,官至工部主事。此书分上下二卷,每卷又分五个子卷,计500条。该书主旨在于阐发《四书章句集注》未尽之义

  • 汉川县志

    二十二卷,首一卷,清德廉等修,林祥瑗等纂。林祥瑗,字铁樵,本县人,道光贡生,举孝廉方正,郧西县训导,升教谕、江汉书院监院。汉川虽旧无专志,但留心掌故。如邑人林莘、秦汉陆、周云门、周序东,皆有遗稿。历沧

  • 汤潜庵文集节要

    八卷。清彭定求(1645-1719)编。彭定求为清代诗文作家。字南止,又字访濂,晚号止庵,学者称“南畇先生”。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康熙二十五年(1686)一甲一名进士,授编修,迁国子监师业,晋侍讲。

  • 性理大全书

    七十卷。又名《性理大全》。明胡广(1370-1418)等奉敕编辑。胡广字光大,号晃庵,吉水(今属江西)人。建文进士,授修撰,赐名靖。因迎朱棣兵入南京,复名广。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兼左春坊大学士,甚得明成

  • 郑氏孝经解

    一卷。郑玄(127-200)撰。黄奭(约1790-1860)编辑。郑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山东高密县)人,东汉末年著名的经学家。曾先后师从第五元先、张恭祖、马融等人,于经传百家之学,无所不通。郑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