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二谛章

二谛章

三卷。唐代释吉藏撰。吉藏生平事迹详见《华严经游意》辞条。《二谛章》共有七段,第一,明二谛大意,第二,释二谛名;第三,明二谛相;第四,明二谛体;第五,明二谛绝名;第六,明二谛摄法义;第七,明二谛同异义。《二谛章》以二谛为宗。依中论说诸佛依二谛为圣,凡说空有法,及其得失利益,均立三种二谛。即有为世谛,无为真谛为一,有无二为世谛,非有非无为真谛为二;二与不二为世谛,非二非不二为真谛为三。在释名中明解二种二谛:一教二谛、二于二谛。并以随名释、因缘释、显道释、无方释四种方法解之。于明相中明二谛义,破其它诸家之解。于明体中,略破三家所说义,正以非真非俗为二谛体。于明绝名中有四句例。于明摄法中破开善摄法,庄严摄法不尽义,称之为方便之说。于明同异中,先以涅槃大品明同异,又明诸家释义之同异。《二谛章》释说解义,比较异同,引经援师,阐发独到见解。是习三论之人,值得反复精研的一部较有价值的作品。现常见载于续藏经版本。

猜你喜欢

  • 读史管见

    三十卷。宋胡寅(1098-1156)撰。胡寅,字明仲,号致堂,南宋建宁崇安(今属福建)人,学者称致堂先生,安国弟之子,过继安国为养子,宣和时中进士,历任校书郎、司门员外郎等。金人南侵时,上书高宗,力主

  • 金陵通传

    四十五卷,补遗四卷。清末陈作霖(生卒年不详)撰。作霖字雨生,号伯雨,江宁(今南京市)人,光绪元年(1875年)举人。该书为作者竭三十年之力而成。记金陵自成周以下至当世人与事、以年代为序,人以类分。仿李

  • 左传经世钞

    二十三卷。清魏禧((1624-1681)撰,彭家屏参订。禧字冰叔,一字叔子,号裕斋,宁都(今江西宁都)人,明末诸生,康熙十七年举博学宏词,以疾辞。魏禧与兄际瑞、弟礼皆以文章称,时人号为“宁都三魏”,兄

  • 字考启蒙

    十六卷。明周字(生卒年不详)撰。周宇字必大,西安左卫(今属陕西)人。嘉靖己酉(1549年)举人,官户部主事。这是一本正字的书,分为四考:正形、殊音、辨似、通用。前三门以《洪武正韵》分部编次,惟“通用”

  • 镜花亭

    清廖燕撰。生平见《醉画图》条。此剧为《柴舟别集》其中之一种。此剧情境纯属虚构,叙述作者自身感受。此剧主人公为作者本人,去游览水月村,在村中遇一老道人,将作者引入家中与其谈论诗文,其女文倩并将所作诗请作

  • 云在诗钞

    九卷。清查祥(约1711年前后在世)撰。查祥,字星南,号谷斋。浙江海宁人。康熙六十年(1721)进士,官翰林院编修。年至八十余而殁。本诗集未经刊行。有清抄本。该书《四库全书总目》列入存目书著录。

  • 尚书删补

    五卷。明汪康谣撰。汪康谣字康征,广东海阳人;而《进士题名录》则云直隶徽州休宁(今安徽省休宁县)人,未知孰是。明万历癸丑进士,官至漳州府知府。本书首有王佐序,以及汪康谣自序和其子汪鼎和纪述。自序称:“檇

  • 偶存草

    清王植(约1729年前后在世)撰。王植字怀三(一作槐三)。直隶深泽(今河北深泽)人。康熙六十年(1721)进士,授广东省和平县知县。本集是王植所自编。植喜讲学,其诗全沿宋代邵雍《击壤集》之风格。有清雍

  • 程氏演繁露

    见《演繁露》。

  • 广易筌

    四卷。明沈瑞钟撰。瑞钟字德培,浙江平湖人。《平湖经籍志》卷五:“沈瑞钟,字德培,号征梅,司业懋孝子。嗜古好奇,为文深奥。以选贡知陕西雒川县。”其书前《自序》云:“先尝为《易意筌》,十九年后复为《广易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