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卷。明林文俊(约1526年左右在世)撰。林文俊,字汝英,号方斋,莆田(今属福建省)人。生卒年不详。正德六年(1511年)进士,官至南京吏部右侍郎。谥文修。著有《方斋诗文集》。其文章醇雅,诗亦从容恬适
一卷。唐萧颖士(717-768)撰。萧颖士字茂挺,唐代散文家、诗人。兰陵(今山东苍山)人。四岁知为文,十岁补太学生。通百家谱系及书籀学。开元二十三年(735)十九岁时进士及第,对策为第一。曾任金坛尉,
八卷。明吴宗周编。吴宗周,字子旦,号石冈,宣城(今属安徽)人,生卒年不详。弘治九年(1496)进士,官至临江知府。本书辑其先世以来之诗,始宋迄明。书中编者自序称,以先人之作为内集,外人所赠为外集,附以
十二卷。萧智汉撰。萧智汉,字云泽,号五江,湖南湘乡人。该书以月为纲,分别节气,而后逐日纪述。取材广博,凡正史、野史、山经、地志,乃至诸子百家、三教九流之书,古今名人文集,无不搜讨。所引各书,都冠以书名
六十卷,明郭子章纂。郭子章(1542-1618),字相奎,号青螺,又自号衣生,江西太和县人。隆庆五年(1571)进士,官山西按察使、贵州巡抚、兵部尚书加太子少保。著述甚丰,著有:《豫章书》、《阿育王山
一卷。清姜信撰。姜信,上海人,清代中叶学者,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本书卷首有姜信作于嘉庆癸酉(1813年)的自序,序中称《禹贡》一编是后世地理志之祖。南宋蔡沈的《书集传》,禀承朱子之意,训诂详明,但学者
十七卷。明丰坊撰。坊字存礼,别号南禺外史。浙江鄞县人。嘉靖二年(1523)进士,任礼部主事。后免官家居,因犯法逃窜吴中,改名道生,字人翁。事迹附见《明史·丰熙传》。丰坊生平喜作伪书,对各种经书都窜乱篇
十二卷。不著撰人姓名。是书依李焘《说文五音韵谱》以始东终甲为次,故分卷亦依李焘之数。每卷补遗,附于卷末,不另为卷。卷末另附《汉书》古字及音义异同诸字,与全书正文并不相干。没有凡例,惟开卷署曰:“《说文
二十卷。清李宗棠撰。宗棠字荫伯,安徽颍上县人。此书博引明清之季学者成说,然不标明原作者及出处,似有掠美之嫌。更兼其疏解颇多自相矛盾之处,只间或有可取者。此书有1911年排印本。
一卷。清郭成功撰。郭成功,淮阴人,乾隆间官河道。身历河干数十年,能勤其职。公余之暇,随所见者,笔之于简,从而图之,编成此书。综观全书,于河工器具,绘图说明,虽无大理论,然十分实用。有志于河防者,不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