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佩秋阁诗稿

佩秋阁诗稿

二卷。《词稿》一卷。《骈体文稿》一卷。清吴茞(?-1862)撰。吴茞,字佩纕,又字纫之,江苏吴县(今苏州)人。汪凤九之妻,汪钟霖继母。清代文学家。此书有光绪元年(1875)刊本,书前有冯桂芬,许赓扬汪芑所作序言,书后有其子汪钟霖所作跋语。上卷载诗八十八首,下卷载诗一百零一首,词二十一阕,骈文四篇。又宣统元年(1909)复印本,有“赐额一页,红色印”字样。《琴风余谭》赞此书云:“《佩秋阁遗集》,七古极有风力,骈体亦具规模,其《胥江词》三十余首,并加自注,采取亦甚渊博。皆佳构也。余摘其诗《胥江词》四首曰:江南春去草萋萋,罨画云山罨画溪。五月争垂瓜蔓水,三冬常护辟寒犀。琐院苔阴暗上潮,纸窗风雨响深宵。笑侬乍读《群芳谱》,不识园中凤尾蕉。东篱新剧猫头笋,西崦争租燕尾船。一种请游人乍倦,茗香团雪煮山泉。望湖亭上望湖光,叶叶风帆入渺茫。惯是湖心波浪险,玉箫金管发沙棠。另《癸亥避寇之海门》七律四首,余摘其三、四首曰:不辞长路赋闲关,暮雨冥冥惨别颜。尚喜高堂加饭健,转怜薄植买山悭。赵岐北海藏名易。庾信江南去国难。太息蓬莱三见后,烟波争不羡鸥闻。汗雨频挥纪客程,乱蝉声噪夕阳晴。《东征赋》就心还戒,南浦春归调易成,海国扬舲风上下,江山对酒泪纵横。穷途滋味如荼苦,敢自登楼唱《渭城》。”

猜你喜欢

  • 法家裒集

    明无名氏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明苏祐题辞,称从史陈永以是集见,曰司台司籍潘智手录,因命补缀,付之梓。”潘智为何许人,不得而知。书中设为问答、剖析、异同等部分,主要讲述法律及实际执法等问题。《法

  • 医门法律

    六卷。清喻昌(详见《尚论篇》)撰。喻氏为防止医生临证之失,于顺治十五年(1658)始撰是书。所谓“法”,系指辨证论治的法则;所谓“律”乃为防止临证失治、误治而给医生出示之“禁例”。故以“法律”名书。全

  • 大冶县志续编

    七卷,首一卷,末一卷,清林佐修,陈鳌撰。林佐,顺天大兴(今北京市大兴县)人,原籍江苏华亭(今上海松江西),官大冶同知。陈鳌,字冠洲,本县人,拔贡。林佐三任大冶,光绪八年(1882)奉修通志檄,观阅旧志

  • 路德改教纪略

    一册。撰者不详。美国林乐知译。据卷首介绍,原书初刊于印度,全书分二十三章,历述日耳曼人马丁·路德改教始末,用白话文译就。现存有广学会本。

  • 丧服经传马氏注

    一卷。东汉马融(79-166)撰,清马国翰辑。马融字季长,右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曾任校书郎、议郎、南郡太守。博学宏通,生徒常有千余人,郑玄、卢植都出其门。常坐高堂,施绛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

  • 续修郯城县志

    十卷。清吴阶修,陆继辂纂。吴阶,江苏阳湖人,监生出身,嘉庆十四年(1809)任郯城县知县。陆继辂(1772-1834),字祁孙,一字修平,江苏阳湖人。嘉庆五年(1800)举人,选合肥县训导,曾任江西贵

  • 玉介园存稿

    十八卷。明王叔皋(1535-?)撰。叔皋字阳德。浙江永嘉人。卒年不详。嘉靖四十一年(1562)进士。授清江知县,后改常熟。历兵部郎中、湖广副使,参政,以事罢归。又起福建参政,不赴。此编凡十八卷。其中古

  • 金川琐记

    六卷。清李心衡撰。李心衡,上海人。此篇所记,自山川形势人民风俗,以及飞潜动植物细故,凡所目击,皆备载,故名琐记。卷首有郑一崧、魏光方、李心衡序,称其立言有体,叙事存真,抒词有质有文,不漏不支。如卷一火

  • 汪刻隶释

    二十七卷。《隶释》为宋洪适编撰,前已著录。明万历十六年(1588)王鹭刻本,已收入《四库全书》中,而本书未录。此书为清汪日秀校刊。汪日秀,浙江钱塘人。此本刻于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他根据崑山徐氏

  • 周元公集

    九卷。宋周敦颐(1017-1073)撰。周敦熙,原名敦实,因避宋英宗讳,改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因其舅龙图阁学士郑向恩补官,历任南安军司理参军,虔州通判,有政绩。熙宁中知彬州南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