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元诗选

元诗选

一百一十卷。清顾嗣立(1665-1722)编辑。顾嗣立,字侠君,江苏长洲人。康熙进士官至翰林院庶吉士。博学工诗。曾入召纂修宋、金、元、明四代诗选及《皇舆全览》等书。著有《闾邱先生自订年谱》、《昌黎先生诗集注》、《寒万诗话》、《春树闲钞》等。此集为元代诗歌总集。全书分为三集。初集刊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卷首有宋荦序及顾氏自撰《元诗选凡例》,收一百家均有专集可考的诗人(另有十六人附见于有关诗人之后);二集刊于康熙四十一年(1702),卷首有顾氏序,亦收入一百家诗人(另附七人于有关诗人之后);三集刊于康熙五十九年(1720),共收一百家诗人(还有十七人见附于有关诗人之后)。此三集,每集又按天干顺序排列,凡有全稿的诗人编入甲至辛集,方外、闺秀则为壬集,没有专集行世的诗人,编为癸集。此集体例仿元好问《中州集》:“寓史于诗,而黎然具一代之文献”(《元诗选凡例》);此诗选迄今为止篇幅最大、内容最全的一部元诗总集。从其问世以来,一直受重视和好评。王士祯称其“甚有雅裁”(《带经堂诗话》卷四);翁方纲评之“体裁洁净”(《石洲诗话》卷五),有元一代之诗,要以此本为巨观矣。然此集毕竟是以个人之力完成的巨著,由于资料、能力、水平所限,亦确实存在一些不足,尽管如此,仍为研究元诗必备的主要资料。此书刊行于嘉庆三年(1798)秀野草堂,现已佚。现存癸集是席世臣曾孙席威于光绪十四年(1888)据残存旧印本与扫叶山房藏版重新刊印。1985年中华书局据此本重加整理、纠误、补阙刊行,是迄今国内外的最好版本。

猜你喜欢

  • 德阳县新志

    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清裴显忠纂修。裴显忠,曾任德阳县知县。此篇继吴志而作,相距只二十五年。盖裴氏任县令六年,以身之所经历,耳目之所见闻,取前志删繁订误,以续以补,不相沿袭,故别于旧志曰新。其门类则斟酌

  • 人瑞翁集

    一卷。明林春泽(1480-1583)撰。林春泽字德敷,侯官(今福州市)人。正德九年(1514)进士。官至平番府知府。年104岁。卒于神宗万历十一年,有司为建“人瑞坊”,故以“人瑞翁”名其集。原本十二卷

  • 摄生消息论

    一卷。元邱处机(1148-1227)撰。邱处机,又作丘处机,字通密,号长春子,登州栖霞(今属山东省栖霞县)人。据《元史·释老传》、《甘水仙源录》等书所述,邱处机十九岁就于宁海昆仑山(在今山东文登县西北

  • 湛然堂诗稿

    不分卷。明陈汝(约1570年前后在世)撰。陈汝,字席珍,江西高安人。生卒年不详。官江西广昌县知县。其自叙诗注云:望五贡荐。盖由贡生起家。是集为其子陈邦纶属陈起元所选定。《四库全书总目》称其,格意颇为平

  • 鄢陵县志

    十八卷,清何鄂联修,洪符孙纂。何鄂联,字棣土,福建侯官(今福州市闽侯县)籍。安徽和县人。嘉庆二十五年(1820)进士,道光四年(1824)来任。洪符孙详见《禹州志》。何鄂联到任后,热心修志,其在该书序

  • 绵竹县志

    ①四十四卷,清沈瓌纂修。沈瓌,浙江归安人,曾任绵竹县知县。绵竹县志创修于康熙间邑令李如瓌、徐世法。后县令王谦言又重修补辑,曾为五卷,而分为八门。嘉庆中,蜀修通志,徵诸邑乘,沈瓌乃为续王志而成兹篇。《绵

  • 本草述

    三十二卷。明刘若金(生卒年不详)撰。刘若金,字云密,潜江(今属湖北省)人。天启乙丑(1625)进士,官至刑部尚书。崇祯中乞病归里,隐居志医。此书成于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作者广集诸家之说,加上自

  • 金陵名贤帖

    八卷。不具刻者姓名,只于每卷末尾有“万历乙卯徐氏勒成”篆书八字。该帖八卷共收五十二位金陵一地的名贤书迹,所采内容以诗为多,间有尺牍、序记等,真草隶篆四体皆备,并列其姓名及职务或身份,其中大多为其它诸帖

  • 六乐说

    无卷数。明刘绩(见《三礼图说》)撰。该书前有自序,说蔡元定之《律吕新书》错误很多,因为他以古义考求已失传的乐器,以古器推求未言于乐义,所以作此书。然而是书执论偏激,多有疏漏。如书中讲七音在汉以前只谓之

  • 小亨集

    六卷。元杨宏道(1189-?)撰。宏道字叔能。淄川(今属山东)人。生于金末,哀宗至大元年(1308)尝监麟游酒税。后又仕宋,理宗端平元年(1234)为襄阳府学教谕。以诗负盛名。元好问为其集作序,称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