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入声表

入声表

一卷。清江有诰撰。有诰生平见“音学十书”。陆氏《切韵》以入声配阳声;顾氏治古音则以入声改配阴声;江永主张数韵共一入,入声兼配阴阳。有诰谓平上去入各部相承,其字之偏旁谐声无不吻合,此部之入,他部不容假借,于江永之“异平同入”及戴震孔广森之“阴阳对转”理论均持异议。是书前例后表,条理明晰。入声悉配于阴声之下,无入声相配之阳声韵及缉合以下但有入而无平上去者皆不入表。归纳其说,入声之配置大略如下:(一)之部(之咍,入声职德,又灰尤屋三分之一);(二)幽部(尤幽,又萧肴豪之半,入声沃之半,屋觉锡三分之一);(三)宵部(宵,又萧肴豪之半,入声沃药铎之半,屋觉锡三分之一);(四)侯部(侯,入声烛,又虞之半,入声屋觉三分之一);(五)鱼部(鱼模,入声陌,又虞麻之半,入声药铎麦昔之半);(七)支部(佳,又齐之半,支纸寘三分之一,入声麦昔之半,锡三分之一);(八)脂部(脂微皆灰,入声质术栉物迄没屑,又齐与黠之半,支三分之一);(九)祭部(去声祭泰夬废,入声月曷末鎋薛,又黠之半,无平上声)。有诰所分第六部歌部、第十部元部、第十一部文部、第十二部真部、第十三部耕部、第十四部阳部、第十五部东部、第十六部中部、第十七部蒸部、第十八部侵部、第十九部谈部等十一部皆不配入声;第二十部叶部、第二十一部缉部则仅有入声,无平上去。江氏分析极精密,受到学者的赞誉。是书收入《广仓学宭丛书》(甲类第二集》、《江氏音学十书》、《音韵学丛书》。

猜你喜欢

  • 周易卦象集证

    一卷。清方申撰。在两汉以前,注易之著作无不引《说卦传》以证经文。但至王弼首倡“得意忘象”之说,后如韩康伯辈纷纷仿效,至使唐以后引用《说卦传》解释易经者罕有其人。方申著此书,本着避虚就实的原则,博考古注

  • 窥天外乘

    一卷。明王世懋(详见《经子臆解》条)撰。此书为王世懋诸多著述之中较有价值的一部书。专论明代掌故、故事,中间参以作者之论断。许多记载持论公正,足资参考。尤其是关于明代掌故之记载与辨疑,较有价值。此书体例

  • 古今名贤说海

    二十二卷。不著编辑者名氏。书前有明隆庆五年(1571年)自序一篇,题曰飞来山人,不知是为何人。此书所录皆为明人说部,共二十二卷,分为十集,以十天干来标目。自陆粲的《庚巳编》以下共二十二种,每种为一卷。

  • 读朱随笔

    四卷。清陆陇其(见《古文尚书考》)撰。该书为陆氏读《朱子大全集》的心得笔记。陇其对于朱氏正集二十九卷以前之诗、赋、札子等人所共知者不再置论。自正集三十卷起至别集五卷止,则摘其精要,分条纂录,各加按语以

  • 四忆堂诗集

    六卷。《遗稿》一卷。清侯方域(1618-1655)撰。侯方域,字朝宗,河南商丘人。与方以智、陈贞慧,冒襄齐名,时称四公子。清顺治八年(1651)中乡试副榜。是集编年而成,止于南明覆灭之前,其中今体居多

  • 温公易说

    六卷。司马光(1019~1086)撰。司马光,字君实,北宋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人。封温国公,故后世称为司马温公。经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历天章阁待制兼知谏院、龙图阁直学士、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尚书左

  • 诗经小学录

    四卷。清臧庸(1676-1811)撰。臧庸本名镛堂,字在东,更字西成,号拜经。江苏武进县人。臧琳的玄孙。清代经学家。师事卢文弨,并从钱大昕、段玉裁等讨论学术。曾助阮元编辑《经传纂诂》、《十三经注疏校勘

  • 六书系韵 检字

    共二十六卷《六书系韵》二十四卷,《检字》二卷)。清李贞(生卒年不详)编辑。李贞字芥孙,湖南湘阴人。廪贡生。是书卷首有李氏自序、凡例、目录以及许慎《说文》前后叙,卷末附《广韵》类隔改音和诸字与钱大昕《十

  • 说文发疑

    六卷。清张行孚(生卒年不详)撰。行孚字子中,号乳伯,安吉(今属浙江)人。同治庚午(1870年)举人,官两淮盐运大使。精于音韵和《说文》之学,著作尚有《说文楬原》、《说文审音》、《古韵十二部表》、《汲古

  • 乐书

    ① 一卷。后魏信都芳撰。辑佚书,清马国翰辑。信都芳字玉琳,河间(今河北河间一带)人,少时明算术,兼有巧思,后为安丰王延明召入宾馆。二人抄集古今乐事为《乐书》,延明南奔,芳乃自撰注释。《北史·艺术》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