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六礼或问

六礼或问

十二卷。汪绂(1692-1759)撰。绂字灿人,号双池,清婺源(今江西婺源县)人。汪绂生平《清史稿》已入《儒林传》。汪绂家贫曾至闽中为塾师,父殁方归。其后博览群书,于天文、舆地、阵法、术数、乐律无所不晓。著有《四书全义》、《读阴符经》、《理学逢源》、《山海经存》、《参读礼志疑》等。《六礼或问》计十四卷:正文十二卷,凡例、余论各一卷。成书于雍正五年(1728年)。其书本乎朱子《家礼》而作,又选取《仪礼》中能施用于今时者。朱子书仅有冠、婚、丧、祭四礼,又选取聂双江、高一所编《礼教教仪节》。综合《仪礼》中“乡射”、“士相见”二篇,合为六礼。每篇之后选录先儒论述,以设问形式,讲明礼意。篇末又附图解,便于普及。是书对朱子《家礼》也提出不同看法,如冬至祭始祖、立春祭先祖数条,朱子纂入《家礼》而汪氏认为不合古制。援引周以后稷为始祖,并不上及帝喾;鲁以周公为始祖,并不上及文王。因之断言:分封自立的直系嫡祖方为始祖,不能涉及一姓之共祖。该书卷一为冠礼、卷二为婚礼、卷三至卷六为丧礼、卷七至卷九为祭礼、卷十、十一为乡射礼、卷十二为士相见礼。该书制定仪礼特繁缛,远过朱子《家礼》,且专为行礼而作,因之不重训诂,注释简略。存光绪二十一年(1895)刊本。

猜你喜欢

  • 云林石谱

    三卷。宋杜绾撰。杜绾,字季扬,号云林居士,山阴(今山西山阴县)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著有《云林石谱》。书前有绍兴癸丑(1133)五月十五阙里(今山东曲阜县)孔传序,认为奇石是女娲炼石之余,爱石是个高

  • 仙居丛书第一集

    十二种,七十一卷。民国李镜渠编。李镜渠字秋禅,浙江仙居人。仙居地属台州,前人所编如《台州丛书》、《台州丛书续编》等丛书所收仙居人著述仅三种,李镜渠于是出其兰雪草堂所藏乡贤遗著孤本,又下力搜寻,汇辑成此

  • 大广益会玉篇

    三十卷。见《重修玉篇》。

  • 圣门志

    六卷。明吕元善(生卒不详)撰。吕元善,字季可,号冠洋,海盐(今浙江省海盐县)人。明天启年间(1621-1627)贡生,官至山东布政司都事。《圣门志》记载孔氏诸家世系、孔门弟子及后代理学诸儒事迹,分圣门

  • 观妙斋金石文考略

    十六卷。清李光暎撰。李光暎,字子中,嘉兴(今属浙江省)人。嘉兴朱彝尊曾著有《吉金贞石志》,后朱氏所藏金石刻,又归于李光暎。李氏遂辑所得,并集诸家之论,而成此书。书前有雍正七年(1729)金介复序,称此

  • 日湖渔唱

    一卷。宋陈允平(生卒年不详,约宋末、元初时人)撰。允平字君衡,一字衡仲,号西麓,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宋德祐时授沿海制置司参议官。宋亡后,征至元都,不受官放归。善诗词,与吴文英、翁元龙齐名。著有《西麓

  • 寸阴丛录

    四卷。清姚莹(详见《识小录》)撰。是编乃姚氏罢官流放蓬州时,读书偶有所得,随笔抄录之作。共九十二条。各条多引一书证另一书所记之伪,间或发表评论,陈述自己观点,每叙一事都务求详赅,品评津津乐道,概因其罢

  • 陶渊明集

    八卷。东晋陶潜(365或372-427)撰。陶潜字元亮,入宋更名潜,字渊明,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陶侃曾孙。少有高趣,家贫好学,有大志。曾著《五柳先生传》以自比。历任江州祭酒、镇军参

  • 毛诗补礼

    六卷。清朱濂撰。濂字理堂,安徽歙(今安徽省歙县)人。泾县包世荣著有《毛诗礼徵》。包世荣去世于道光六年(1826年),而本书成于道光十七年(1837年),在包著之后,故卷首王荫森序,亦曾提及世荣之书。朱

  • 三仓训诂

    一卷。魏张揖(生卒年不详)撰。清任大椿辑。张揖字稚让,清河(今河北临清县东北)人,一说河间(今河北献县东南)人。明帝太和(227-232)中为博士,著有《广雅》、《埤仓》、《难字》、《误字》等。除《广